用上静心功夫,降低身体消耗,心肺才好受一些,没那么难受;调整身体活动方式,调整呼吸,脑子渐渐清醒过来。
前面的少年遗憾地离开,孙浩然排到队列的第一位;回头看看,也还是最后一位。
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人,坐在面前的大石桌后面,头也没抬,询问道:
“名字!”
孙浩然坦然作答:
“孙浩然!”
有必要报假名吗?没有任何意义!
至于可能的遭遇,肯定与名字没有任何关系。
矍铄老人似有惊讶,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做记录。
尽管脑子有些迟钝,有些糊涂,还是能从老人的脸色、目光中,看到惊讶、悲悯、哀伤、惊喜、无奈、沮丧。
简单一个表情,怎么会那么复杂?是脑子有毛病,太过敏感,还是其它原因?
空气稀薄,心肺功能不好;想太多事情,脑子便会昏沉、疼痛;孙浩然想清楚这一点之后,强行结束思考,以节省脑力,减少消耗,平稳呼吸。
矍铄老人:
“坐下,伸出右手,闭眼沉思,不要胡思乱想!”
孙浩然按照提示,坐在石桌前的石头凳子上,闭目入静,无思无念。
呼吸又平稳一些,脑袋又清醒一些,脑子这才有暇,“审视”
脑海中的光区。
光区蜕变为圆柱体,怎么看都像立体河图;十个光点以某种神奇的轨迹,流转不息。
孙浩然将右臂放在石桌上,矍铄老人伸出三根手指号脉。
片刻之后,老人收起三指,说道:
“换左手!”
孙浩然睁开双眼,换成左手,又闭眼入静。
三指再次离开,老人面无表情,声音平淡,说道:
“很好,与他们站在一起!”
老人颇为满意,指着站在一旁的两少男、两少女,意思十分明确。
诸少男、少女都很兴奋,纷纷对孙浩然点头,亲切感十足。
孙浩然同样亲切,同样喜悦,同样点头示意不说话,如同第一次见到大学同学,眼角竟然有点湿。
四少年肃静不说话,孙浩然也不敢贸然说话,都看着石桌后面的矍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