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内,生活区集中在南部,北部则是习武之地;中西部设有点将台,此外还有灶台、深井、玉泉、官道、饮马沟、放牧草场等功能区域分布得井然有序。
李武进入大营后,先是在生活区找到了自己的住处安顿下来,见时间尚早,便朝北部的习武场走去。
习武场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刺杀、射箭、火器等训练的场地,另一部分则配备了一些马术训练设施。
此刻,习武场上已有不少人,有蒙古人也有汉人。
李武走在这一片土地上,忽然感到无比庆幸。
这可是几百年前曾失落的土地啊,如今再次踏足于此,竟是在他的脚下。
燕云十六州,是多少有抱负之人魂牵梦绕、夜夜北望的地方,最终在太祖手中回归汉人之手。
仅凭这一点,太祖便足以名垂青史。
李武不懂为何后世还有很多人对他非议。
包括北平在内的这片土地,曾被异族统治长达数百年,细思之下,着实令人胆寒。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究竟有多少人怀揣着恢复中华的信念?南北之间又累积了多少恩怨、隔阂与差异?
能够实现南北统一,难道不够伟大吗?
而且太祖对百姓确实很好,可惜的是,书写历史的人从来不是普通民众。
李武正沉思间,忽然听到熟悉的声音传来,他定睛一看,发现几个蒙古人正骑在马上,轻松自如地戏弄着一名脸色黝黑的汉子。
这名汉子正是李武的部下胡长勇。
胡长勇之前还曾针对李武,不过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这种念头了,特别是在战场上目睹李武英勇杀敌的场面后,更对他敬佩不已。
只是,一贯直率的他,也摸不清该如何修补与李武的关系。
他总觉得李武对他并无好感,不愿与他多有往来,因此他也索性不靠近李武。
即便上次他在战场上再立新功,薛禄的位置腾出来了,他也没想过自己能接任小旗之职。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李武并未阻止他的晋升,这令他惊喜万分。
假期期间,他多次想要前往李武家,表达感激之情,同时也为先前的行为道歉。
但他素来骄傲,对于送何种礼物、该说些什么话毫无头绪,结果每次鼓起勇气准备进城,却又因胆怯而放弃。
有一次,他已经到达北平城门口,却最终灰溜溜地返回。
他对薛禄有些嫉妒,每每看见薛禄与李武的朋友交往,心中便感到不是滋味。
他自认比薛禄更擅长战斗。
可是……
胡长勇开始后悔过去对李武的态度。
他有私心,知道接近李武能得到更多机会,因而这段时间过得很痛苦。
这次入营,胡长勇重新振作起来。
他认为无需送礼,只要在军营中日日相处,总会有机会交谈,于是早早便来到军营。
但因来得太早,无所事事的胡长勇决定先玩一会儿。
不曾想,上居然出现了几个曾在战场上被俘的蒙古人。
有人竟认出了他。
……
战场上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即使你在战场上战胜过他人,也不代表对方会服你。
尤其是一些心高气傲之人。
莫比合便是如此。
当时他冲锋陷阵,英勇无比,但首领被杀,其余人大部分逃散,他还能怎样?他并非愚笨,绝不会白白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