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阿鲁帖木儿拂袖而去,满面怒色。
脱欢?
哼,我早已不是那个脱欢多年。
薛斌眼神坚毅,走向主位,环顾四周,直言道:“阿鲁帖木儿抱恙,今后一段时间,我暂代其职处理军务,诸位以为如何?”
德立索儿的手下面面相觑,李武等人则附和:“理当如此。”
薛斌点头道:“既如此,今日到此结束。
谭渊、李武留下,其余人各自散去,尽快准备操练。”
众人虽有不愿,但此刻也只能遵从,陆续离去。
待阿鲁帖木儿离开后,李武略显忧虑地问:“他会做出什么极端之事吗?”
薛斌笑着摆手道:“无需担忧,他不敢轻举妄动。
此事殿下已知晓,有人监视着他。
只要他稍有异动,中卫与左卫便会立即行动,将他彻底抹杀于此。”
李武听后安心不少,今日总算扬眉吐气,以后在营中也不必再害怕有人无端刁难。
薛斌又笑了笑道:“接下来交给我处理,只需他收敛嚣张气焰,不出一个月,我定叫他毫无兵卒可用!”
……
右卫之事告一段落后,不过一个时辰,朱棣便收到消息。
他放下手中的事务,放声大笑,仿佛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甚至起身来回踱步,情绪高涨。
这种感觉犹如顽疾得愈、骨鲠在喉尽去,令他连呼吸都觉得畅快。
回想起最初听说阿鲁帖木儿到来时的情景,朱棣满心懊恼,就如同吞了苍蝇一般。
自己觊觎已久的猎物即将入手,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所幸结局圆满,那块肥肉终究还是掉进了他的锅里。
朱棣再次仔细阅读了手上的文书,目光最终停留在“李武”
二字上。
这小子总是出人意表,总能做出令人惊喜之举。
朱棣不得不承认,此人的才智确实超群,在众人困于纷乱之时,他总能迅速理清思路,果断行事。
看看,才几天工夫,便与薛斌联手掌控了局面。
要不要再赏他些什么?正思索间,脑海中忽然闪过朱玉英的身影,朱棣的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赏?
赏个鬼!
……
世间的美好有时也会掺杂瑕疵,如今在朱棣心中,李武就像一颗熟透的苹果,偏偏生了虫子。
这不是苹果的错,却难免让人迁怒于它。
朱棣长叹一声,将信递给身旁的近侍,嘱咐道:“把这个送去给道衍大师。”
道衍大师对朱棣治理北平军务至关重要,因此朱棣身边可用之人有何特长,通常都会坦诚告知道衍大师。
这样便于两人商议要事时,道衍大师能提供精准有效的建议。
朱棣正准备专注于公文,忽闻门外有消息传来,说是辽东有人来访。
他顿时来了精神,急促地吩咐将人带进来。
近几年辽东事务繁杂,各种事件层出不穷,比小说还要跌宕起伏,这使得他对辽东的关注倍增。
随着访客的叙述,朱棣愤怒地拍案而起。
有些人就像不守规矩的狗,挨打时摇尾乞怜,稍后便又故态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