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
又恢复了往日冷清。
皇庄失火瞒不住,冲天烈焰十数里外都瞧得见。
紧赶慢赶前往灭火的万年县差役,只抢救出数十具尸骸,烧的黢黑焦糊,分不出哪个是太孙。
万年县令写了封奏折,拎着水桶就冲进火海,转眼烧成飞灰。
朝廷嘉奖,以身殉国。
消息传入宫中,再没人敢靠近冷宫半步,太孙人都死了,皇后一系再无合适登基的皇子皇孙。
李平安本能怀疑幕后主谋是陛下,看着《礼制》上写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几个字,只觉得尤为刺眼。
不敢与楚公公明说,拐弯抹角的询问:“爷爷,您说世上怎么有如此狠心之人,连儿子孙子都能舍弃?”
“没有证据的话不要乱说。”
楚公公轻轻摇动躺椅,身上肥肉如波涛般抖动:“你小小年纪入宫,还不是让爹妈卖了换银子?”
李平安辩解道:“家里遭了灾,不卖咱就活不下去。”
“那怎么不卖你哥哥?”
楚公公抬了抬眼皮:“你爹娘卖你换粮食,与别人舍弃儿子孙子换传承稳定、家族延绵,并无多少区别。”
“……”
李平安无言以对,却也不愿认同楚公公说法。
他在宫中向上爬、捞银子,很大缘由是为了爹娘过上好日子,若是没了这念想,整个人就空荡荡、轻飘飘了。
“爷爷,我去侍候娘娘。”
李平安合上书册,几年苦心研读,原本认为对《礼制》领悟颇深,然而所见所闻又让他心生怀疑。
整日里宣扬《礼制》的那帮人,似乎从来不遵循照做,莫非自己理解错了?
读书太难,还是练武容易。
李平安来到主殿,躬身站在床边听皇后诵经,跟着声音喃喃自语。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两年成日听诵经,耳熏目染已能背诵,李平安以佛经对照四书五经相互印证,让他品出些别样滋味。
晌午时分。
李平安等皇后诵完一段经文,轻声提醒道。
“娘娘,该用午膳了。”
今日午膳恢复了往日规格,楚公公有甜蜜御膳,皇后有精致斋饭,还有几个银丝面蒸出来的白面馍馍。
李平安咬了一口,非但不甜,反而有些发苦。
前天听闻太孙死讯,哪怕已经有所预料,仍不免有些灰心丧气,甚至盘算着何时投奔昭阳宫。
忠孝节义,那是什么狗屁,《礼制》上写的半个字都不能信。
如今李平安能保持安定心态,全心全意伺候皇后,全凭院子里晒太阳的楚公公。
皇后瞥了眼斋饭:“今儿宫中莫非有什么丧事?”
李平安挤出个笑脸说道:“宫里风平浪静,是御膳房新任管事孝敬娘娘。”
皇后没有动筷,又问道:“是不是睿儿出了事?”
李平安心底一惊,面上笑容不变,正琢磨着编个什么瞎话,将太孙之死搪塞过去。
娘娘岁数大了,受不得刺激。
皇后沉声道:“小安子,本宫最是信你,可要想好了再说。”
李平安支支吾吾道:“您是听到了什么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