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下之意,您是不是叫他写书骂人的悍气给吓住了?
小钢炮表情不悦,马上结束了采访。
哪来的记者?不像话!乱问什么!
不过事儿是真的,在简单翻看了《苍夜雪》之后,小钢炮确实打心底里有些发憷。
介小子太狠,也太损,哪有在正式作品里这么祸祸人的?
但是盗版好像都得有上千万销量了,什么烈炎山、程大益、祖大嘴之流,被丫挂在一部传世经典里反复鞭尸,太惨了,太吓人了。
之前小钢炮是真不熟悉方星河,熟悉之后,第一时间大拐弯。
等他的采访刊登出来,引发好多媒体人的大肆嘲笑。
烂怂,软蛋,舔沟子,不要逼脸……等等等等。
可咱钢哥根本不在乎——你们有方星河杀人诛心的那两下子吗?没有吧?那都给我边儿上撅着去。
其实现在好多文化名人都和小钢炮一个态度,非必要,绝不得罪方星河。
比如新文章发出来之后,文化界的讨论热情极高,但是基本没有名人针对他本身,哪怕不认同观点,也是就事论事,只讲文章里的不对。
所以报纸上吵成一团,却几乎没有人骂方星河哗众取宠,场面那叫一个和谐。
额,只除了已经被吊在历史丰碑上面下不来的13丑,他们是真没辙,只能破罐子破摔,一硬到底了……
外界是如此友好,一时间居然叫小方哥感觉很不适应。
于是他只好继续干水军头子的本职工作——梳理舆论局面。
从混战方的整个宏观构成上,大体分三派。
左右中,永不过时的分法。
支持文化自强的一派居然不是主流,就很让人不可思议。
当然,他们的意志最坚定,立场最统一,观点最集中,态度最激烈。
而反对文化自强的一派声量最大,但是他们把意见包装得很好,通过各种分散式观点,左一下右一下,继续打拉扯战术。
中间那一堆和稀泥的学者认为文化自强当然要有,对外也要继续开放和学习,要允许好的东西进来,不能简单粗暴一刀切。
结果被两边同时嫌弃,骂得狗血淋头。
而在这三派之下,落到具体的观点上时,又同时横跨了文学、影视、音乐、偶像、价值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孰先孰后等等等等N多话题。
各个小圈子吵自己的,都有各自的委屈和诉求。
今天影视界谁谁谁发声,明天音乐行业的大佬开炮,后天又有某地政府呼吁保护文化遗产……乱成了一锅粥。
假如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报纸受众,那么肯定搞不明白最近的舆论为什么有那么大火气,大家乱七八糟的又是在吵什么。
其实本质很简单:关注和话语权。
求关注者,有一部分是希望能被上面看到,有一部分是希望能够扩散开,让更多人看到。
最终得到政策扶持、上级表扬、经济利益或者名望声誉。
求话语权的,希望用自身意志去影响什么,或者建立起那种影响力,但不影响什么。
最终的立足点是地位和影响力。
所以到底应该怎样评判方星河的这篇文章?
2月10号,人民日报上一位佚名撰稿人,给出一种新鲜的评价。
“方星河用他极具感染力的文字,将一个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大蛋糕完整地勾勒出来,蛋糕的名字叫做文化,平时并不起眼,却忽然在每一个角落里散发出芬芳的香气。
太多人想要咬上一口,于是纷纷以笔做刀,落纸为盘,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这场盛宴,场面一度变得极其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