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放到一起,是因为最近文化界的热点太多太密,她们两个作为“80后青春文学出版计划”里的较弱一环,单独发书很容易被淹没在吵架中。
合起来就不一样了,两本书都是写的校园暗恋,类型正撞,但内容偏生十分互补,方星河当然要把她们放一块儿炒起来。
丁妍的新书叫做《这一场青春的温暖季风》,内容和之前的草稿一样,是一场完全不曾表白过,从始至终都只存在于心中的暗恋。
书中的男主角一看就是方星河,但又和实际上的方星河不一样。
在丁妍的笔下,陈烨比方星河更完美——主要体现在有礼貌、温和、善良等方面。
差不多就是小女孩会幻想的那种经典白马王子形象,只是丁妍的处理比《灰姑娘》现实得多。
巨大的现实压力,让女主根本不敢流露出分毫,而陈烨好像感受到了,又好像没有,总之,他没有对此作出任何多余的回应,正正常常做了三年同学,发生了一些有趣也温馨的事情,最终在高考结束后飞向各自的天空。
而王佳莹的新书叫做《流行病》,很猛,很勇。
她把自己之前的发言堂而皇之的写在序言里——
“尽管我的内心十分卑微,可是喜欢一个人向往一个人这件事本身,永远都不卑微。
这本书,我不是为自己而写的,我是为了天下而间万万千千同样喜欢方星河的少女而发声。
我们配不上你,但我们配得上爱。”
与其说这是一部正统的校园恋爱文学,不如说它是一部梦女发痴记。
结构散得跟蛋黄一样……不对,散得和《三重门》一样。
半现实,半意识。
其中有好多现实场景的构建,也有一些梦里发生的内容,有时候两者混同,连带着故事也一同迷幻起来。
这本书猛就猛在它是真的放开了YY方星河。
男主叫晨星,外貌描写直接照着来,初识同样是在一场作文大赛中,区别就是女主和男主在一所学校念书,女主是大城市来到祖籍小镇的转校生。
这本书一问世,实验高中的转校申请再次暴涨5成。
再次的正确意思是,原来就已经涨过一波了。
茫茫多的女生从吉省各地发出申请,想转到实验高中就读。
吉省日报这个亲妈都忍不住吐槽:“全长春的漂亮女生都打算去实验念高中,实验高中很强吗?并没有。这帮潜在的早恋分子去那里带着一个系列目标:先签名,再合影,最后上位当大嫂……”
因为实在太不严肃,所以这篇小文章被刊登在了角落里,成为方星河花边新闻的又一粒沙。
虱子多了不痒,方星河早已习以为常。
可喜可贺的是,流行病和季风都火了,女孩们特别喜欢看,预计都能实现一个月破百万的销售目标。
最终的市场潜力大约在两百万上下,火爆程度堪比前世的《三重门》。
当然碰瓷不了这辈子的《三重门》,好大哥被方黑们带飞了,眼瞅着能干上300万,慢慢冲击400万。
陈家勇哭晕在北大厕所:凭什么就我那么惨?20万都才刚刚磨到!
这真没办法。
方大爹带飞小伙伴,也要讲基本法。
基础热度给到之后,具体能卖多少,得看各自的文字水平或者噱头。
丁妍和王佳莹的书虽然稚嫩,可主题实在太讨喜了,毫不夸张的讲,方粉里的女孩子只要有闲钱,都会愿意买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