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听到身后叫城,陈桴远远地回头一望,正好看到王驿丞坐进箩筐,被城头拽了上去。
陈桴微微一笑,若是戒备森严的边关重镇,来的若是陌生面孔,夜晚叫城自是不行,但这么一个荒僻小县,这王驿丞又是十多年的熟脸,这城门哪有那么严实的?
他偏了偏头,示意随从跟上。
如他先前所说,他所去的地方,是送官亭。
每个府州县,都有两座亭,接官亭与送官亭。
所谓红梅迎宾,风柳送客,所以接官亭畔广种蜡梅,而送官亭旁多植垂柳。
安化县的接官亭距离驿站不远,设在城东,在接官亭后尚有一个官厅,可以在接官之后接风洗尘。
送官亭则在城西,取的是“西出阳关无故人”
之意,而送官亭也不似接官亭那般讲究,就是一座孤零零的亭子。
从城东到送官亭,必须绕过半座城池,此时四野无人,只有虫鸣蛙语。
偶有夜枭飞过,一声长唳,野外零碎的声响都会安静下来,等那抹黑影掠过,那悉悉之声又越发热闹一些。
送官亭距离西门不足百步,在白日下或许还不觉得如何,但在这一钩弦月之下,虫鸣蛙语之中,独行踽踽,空有垂柳,却无人堪折,委实有些落寞。
陈桴负手站在亭外,随从上去,取出手巾在坐凳楣子细细擦了,他才入亭坐下,不发一语。
两刻钟之后,沉寂的西门有了动静。
陈桴掉头望去,几个火把之中,一个箩筐吊了下来,垂到城下。
一个粗壮的身影从箩筐中出来,正了正自己的冠带,抬头看了看方位,轻咳了两声,甩甩衣袖,稳步朝着送官亭走来。
钱大音走到亭外,见陈桴端坐亭内,身子巍然不动,眼中的怒气一闪而过。
他都已经准备就寝了,却被一纸文书过来,指使着出城,还是坐着箩筐出城,还是指名是到送官亭,到了地方,还是这般作态。
推官虽然是府中四爷,但也只是正七品,说起来这个佐贰官比他一县正堂还差了一线,更何况这还不是长沙府的官员,竟然倨傲如此?
钱大音仰头打了一个哈哈,“陈推府远道而来,钱某有失远迎,失礼失礼,恕罪恕罪!”
陈桴缓缓地转过头来,冷声问道,“钱知县?”
“正是钱某,”
钱大音拱拱手,声音也冷了下来,“不知兄弟有何得罪之处?”
“看来钱知县倒是有了怨气了?”
陈桴慢悠悠地问了一句,不看钱大音的脸色,又陡然大声问道,“你还有怨气,那我宝庆府该不该有怨气?”
“长沙府该不该有怨气?”
钱大音脸色一变再变,又听陈桴森然问道,“巡按御史该不该有怨气?”
月色之下,钱大音面色苍白。
他再也绷不住架子,疾步走进亭来,身子矮了一截,“敢问陈司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官可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啊!”
官员的别称很多,称呼推官,一般都是为“推府”
,最为恭敬的,则是“司理”
了,这是源自宋代的“司理参军”
。
“司李”
是“司理”
之谐音,只有文人之间以示亲近,才会有这般叫法。
陈桴脸上也缓和了少许,“怎么,自己做的事自己没数,还需我来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