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主角杜恪 > 第120章 有把刷子(第1页)

第120章 有把刷子(第1页)

“邱主任真会开玩笑。我怎么会跟一个晚辈一般见识呢,就是担心她没长性,就算考进了宣传科,干不了几天又撂挑子了。”

于静云是何种人物,发现邱主任质疑她的专业能力,立马给自已找补起来。

“你们仔细看一下她的履历,工作经历上都写着呢。她转业之后就去了咱们团下面的幼儿园,这才上几天班啊就请长假了。宁可满世界摆摊卖卫生巾,也不回单位好好给孩子们上课。这种工作态度,你们觉得对吗?”

于静云心里得意,自以为抓住杜知知身上的把柄。

“嗯,于科长反映的问题确实很重要。我觉得一会儿要问问考生本人,要是不能坚持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还是不要耽误得好。”

一个中年男人面露质疑,虽是附和着于静云,心里面已经有了面试问题。

杜知知在走廊听不见教室内考官们的谈话,但是她进来之后,能够感受到各位考官之间隐隐的火药味。

她虽有疑惑,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自顾自的进行着自我介绍,当听到杜知知说在省报上发表了文章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男人眼睛一亮,推了一下眼镜,打断道:“杜同志,你发表的作品,带过来了吗?”

杜知知早上特意买了报纸,她从随身的挎包里掏出省报,又将投稿给江州日报的回函拿了出来。

“这是省报今天的报纸,这篇文章就是我发表的。我还给江州日报投了稿,报纸还没正式刊登,但是报社那边给了回函的。”

戴眼镜的男人捏着报纸,仔细的端详着文章内容。看完之后,又拿起放在一旁的报社回函。

冷漠沉静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他点了点头,随即将报纸传给了身边的邱霜。

“刘团长、邱主任你们看看吧。”

邱霜看了几眼稿子,文章内容是由最近大热的高考顶替案件引申,点名了户籍管理制度上存在的漏洞。杜知知不仅指明了关键问题,还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看到这些,邱霜心中大撼。没想到杜知知还真有几把刷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刊登出了作品。而且作品类型还挺丰富,除了省报这篇民生新闻投稿,在江州日报那篇是她写的散文。

“没看出来,你还挺有文采的。”

刘英红看完了杜知知的作品,同样极为震撼。她以为杜知知只是在舞蹈上有所建树,完全没想到杜知知还挺有文化的。

“省报审稿难度挺大的,有些人被拒绝几十次都是常见的。杜同志,你是投了几次稿才成功的?”

杜知知谦虚的笑了笑:“我运气好,借着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的社会性新闻的光,一次投稿就过了。”

刘英红大吃一惊:“这么厉害,一次就过稿了。哎呦,小杜同志,你可真是不得了啊。”

报纸是最后传给丁静云的,她拿到手迅速扫了一眼,并不觉得杜知知写的文章有多了不起。

听杜知知自谦的说自已是借了最近新闻题材的光,才很容易过稿的。她心里暗暗后悔,早知道这么容易过稿,她也让自家侄女给报社投稿了。

能在报纸上刊登自已的作品,哪怕笔试0分,最终也能留在宣传科。可惜她忘了投稿这茬,更没想到杜知知运气这么好。

丁静云酸溜溜的,不承认杜知知比自家侄女优秀。撇撇嘴,不以为然的哼了一声。

“最近大家都在关注高考顶替案,只要看见这方面的文章,大家都会格外关注。你确实比别人运气好,但是文章嘛就马马虎虎了。哎对了,我记得你只是初中毕业啊。你怎么会写稿子?这稿子,真是你本人写的吗?”

杜知知心说,就知道你会揭我读书少的短。你不揭穿我是文盲,怎么显示你侄女在国外留学是个读书人呢。

“当然是我写的。我姥爷活着的时候是校长,我妈妈、小姨、舅舅都是读书人,我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家里人都很爱读书,跟着长辈们耳濡目染,我也学了一点儿。”

杜知知自报家门,她的家庭成分在简历上都写着呢。而且文工团在报名的时候,也会有一轮内审。她家里人都是做什么的,那上面都写着呢。

“嗯,姥爷是校长,舅舅是记者出身,你的母亲还是国语师范生。你们家这种情况,算是书香门第了。”

眼镜中年男人,对杜知知越看越满意。

这下可急坏了一旁的丁静云,她轻咳一声:“温科长,你刚才不是说,要亲自问杜知知为什么无故旷工吗?她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态度,可不适合你们宣传科啊。”

温科长听得眉头一皱,他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

这个丁静云,明明是她故意为难考生公报私仇,却把责任推到他身上去了。

她这么做,是怕自已的侄女被杜知知挤下去吧?

温科长冷冷一笑,这种把戏都耍到他头上了,真当他是软蛋好欺负吗?

“杜同志,资料上显示你转业之后去了幼儿园上班。但是据我们同事所说,你已经很久没去幼儿园上班了,一直在外面摆摊卖东西。你能说说,为什么明明有单位,却旷工不上班吗?”

杜知知就知道,面试的时候,一定会问她这个问题。

幸亏她早就把自已从幼儿园摘出去了,只不过外人不知道罢了。

“哦,我没有旷工,是幼儿园副院长私自把我工作卖了。那边没有我的岗位,不是我不上班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