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祖弼跑到刘协面前,“曹操登铜雀台了!”
刘协手中刻刀没有停下,继续刻着手中的木头,“发生了有意思的事情?”
祖弼恭敬道,“曹操登铜雀台,很多官员并没有去,尤其是一些有权力的官员!”
“这其中最大的官员,是荀彧,而武将中最令人诧异的是许褚和赵云,这两人也没有去!”
刘协手中刻刀一停,荀彧不去铜雀台,这刘协早就知道。
他诧异的是许褚,赵云不参加铜雀台,他能理解,毕竟赵云也算是自已一手提拔的。
可是这许褚没去,这就有点耐人寻味,这许褚可是曹操近卫,按理说,他不可能不去。
为什么许褚没去?
刘协想不通,最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许褚可能觉得自已去了铜雀台惹怒了刘协,不给他酒了。
而对于许褚,刘协没想法,这位可是曹操的近侍,对曹操忠心耿耿。
沉吟了下,刘协手中刻刀再次动了起来,“接着说!”
“是!”祖弼接着说道,“这铜雀台,陛下让曹操选继承人,曹植和曹丕两人最为引人注目。”
“曹植写了一首诗,暗示曹操称帝,但被曹操给驳回去了,甚至大骂曹植。”
“而曹丕也是写了一首诗,却狗屁不通,但是曹操却大加赞赏。”
说完,祖弼就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正是曹植写的诗。
刘协放下了手中刻刀,看着纸上写的诗词,脸上露出了笑容,“不愧是曹子建,这诗词写的当真大气蓬勃!”
“可惜,可惜啊!他终究是文人,终究是看不透这政治啊!”
祖弼则是皱着眉头说道,“陛下恕臣直言,这诗词里面多是僭越之词,反汉极重!”
刘协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问道,“曹丕呢?”
“曹丕!”祖弼的脸上笑了起来,“陛下,曹丕虽然写的诗词狗屁不通,可是最后一句,愿陛下三千岁!”
“此人可是忠汉之心,如此公开表示,也遭到曹操的赞扬。”
“但也只是赞扬!”
刘协放下手中的纸张,继续削着手中的木头,“祖弼啊,你又是怎么知道,曹丕没有两手准备呢?”
祖弼一愣,“陛下的意思是,曹丕是看人下菜碟,这诗是曹丕故意拿出来的?”
刘协低着头削着手里木头,低声说道,“曹丕是最有希望争夺世子之位的人,这个时候对我表忠心。”
“是因为以荀彧为首的一众权臣没有去,要知道谁能当世子,这些官员的支持很重要!”
“曹丕与曹植不同,曹丕的心在百官上,这些权臣到场,他就会支持曹操,这些权臣不到场,他就会站在群臣这一边!”
曹丕这点小心思,自然能看明白,曹丕比曹植清楚,无论最后曹操选谁当世子,都需要经过百官这一关。
而就算是曹操选了曹植当世子,曹丕只要手中有百官,曹植依然不敢拿他怎样。
刘协接着说道,“曹丕支持我半点好处都拿不到,反而惹一身骚。”
“他还这样做,不是因为我,而是那群权官!”
此话一出,祖弼立马悟透其中关键。
确实现在支持刘协,这不是和曹操对着干么。
“报!丞相到!”门外小太监喊道。
祖弼一愣,想要把桌子上的曹植的诗词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