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一拍脑门,这才恍然大悟。
打仗久了,脑袋有时候都慢半拍了。
这些年,刘云秋一直在做着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工作。
没有谁,能比她更熟悉老百姓的情况。
两人找来了刘云秋。
“报告!”
刘云秋喊着清脆的声音走进来。
“请进!”
“师长、政委好!”
“不用那么严肃,放松点。”
江涛示意她坐下来。
“云秋,你也是个老兵了吧。
今天找你来,主要想了解一下,你知道根据地里,有没有什么能写会写的人?”
刘云秋用手在脑门上挠了挠,思考了好一段时间。
两人也不去打断她的思路。
秦阳倒了杯水,轻轻放到她的跟前。
“有了!”
刘云秋猛地一拍桌子,旁边的水杯溅起水来。
两人被吓了一跳。
“青岩村有一个人叫林墨。”
“这人是前清的秀才,先后去过北平、帝都见过世面,了解不少西方的那一套东西。
现在在村里,自费办私塾,教小孩子读书。”
两人听刘云秋这么一说,感觉这事有点谱了。
一个教书匠,还是前清秀才,文字功底肯定不差。
还去过北平、帝都这些大城市,自然也了解了一些西方的思潮。
还能自费办学,人品肯定没得说。
“只是……”
刘运秋话锋一转。
“他这人性格很古怪,不怎么喜欢与别人交往,对我们八路军敬而远之。
他不一定会接受我们邀请他办报的请求。”
两人一听,心一下子又沉了下来。
“凭我的多次接触,我觉得他这个人在民族大义面前还是分得很清的,只要加以诚心,应该还是有点把握的。”
刘云秋这么一说,还是给江涛有了点信心。
打鬼子老子都不怕,请一个人出山还能有多大的困难?
很快,他就知道自已想错了。
现实中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的多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