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子则抱着一些柴禾,还有昨晚蒸的双数8个馒头,四只腌制的熊掌,新制的被褥等等,全都搬到新房,
至于旧房的大铁锅,还有白师父留下的药柜这些,都没有动,
老屋后面还要当做给人看病的场所使用,一些旧家具也留了下来,新房的家具金戈让杨老爷子给打造的新的,
这样一来,也就没多少东西可搬,家里人又多,出门的时候,点了一挂鞭炮,
就这样,金戈带头,向着新房走去,等着到了新房,天色也亮了起来,这也符合着越搬越亮的吉利寓意,
在新房门口,又点了一挂鞭炮,金戈当先走入新房,将米面桶放入新房的厨房,
其他之人陆续进入,将东西归位,就这样,搬家仪式结束,早上吃的面条,寓意着以后顺遂长久,
忙完这些,老木匠等人也就陆续赶来,不多时就有村民,携带粮食或者少量现金,来到金戈新房,
大哥见着,就取出准备好的礼账本,开始记录下来,金戈众人也开始摆放小木桌,
由于是木刻楞,没有火炕,小木桌直接摆放在木刻楞屋内的原木上,
这样一屋能摆放四桌,两屋八桌,每桌四人,同时开席,男女分开,
女的给安排在王妍她们住的屋内,来的也都是本生产队的,
离着本来就不远,谁先到,谁先落座,
等着头悠客人坐定,落忙的老木匠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已经中午11点了,
大厨已经将头悠的席菜做的差不多了,老木匠招呼金戈准备开席,随着大厨的一声吆喝,正式开席,
几个小子按着落忙的老木匠之前预演的上菜线路,开始上菜,
因为每桌就四人,所以菜量比较少,都是小碟小碗,可量少,架不住种类多啊,
每桌还放了差不多一斤的散白,可不能多放,放多了别说金戈弄来的五十斤,就是多来十个五十斤都不够,
金戈好不容易给凑了个“三六席”
,看着丰盛的席面,宾客就开始大快朵颐,
时不时的,还能听见落忙的老木匠在那大声招呼着,“大家慢慢来啊,前且让后且呀”
,
有时餐具不够,还要到席桌上把吃空的碟碗收回来,
等着头悠的客人吃完,几个小子就开始快速的收拾桌子,打扫卫生,
同时大厨再次开灶,翻炒二悠的席菜,
等着客人坐定,席菜一样样的端上来,二悠席又接着开始,
待到二悠席结束,只剩下几个还在等着,老木匠将几人安排妥当,
又招呼来家里帮忙的和一众亲戚落座,给炒菜的大厨和伙计预留了一桌,接着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