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闹事,虽已被抓了起来,可郡守大人有令,流民一事过于蹊跷,出城之人须得严查路引!
沈清握紧了身上的包袱,低着头慢慢跟在队伍里。
前面几个人因路引有疑,都被抓走了。
很快轮到了沈清,她从包袱里掏出路引,恭敬的递了过去:“大人。”
守城的军士接过路引,打开后看了一眼,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把路引再次折好:“过去吧。”
沈清恭敬的接过路引,不紧不慢的往城外走。
“慢着!”
那个守城的军士又拦住了她:“你去哪儿?”
沈清回过头,盯着军士的眼睛:“去探亲,三天后回来。”
那军士又看了沈清一眼,在她清瘦的身上扫了好几眼:“去吧。”
沈清行礼谢过,再次慢悠悠的往外走,一直到出了城门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刚刚在路引中放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幸亏那个军士虽贪却是个办事儿的。
才出城,沈清立刻躲到一处密林,换下身上的衣服,掏出一套粗布的男装换上,又用姜黄粉把脸和脖子全涂了一遍。
她本就瘦,这样一涂一抹,整个人看着跟快死了差不多。
做完这些,沈清这才又整理了一下衣服,确保不会露出破绽,这才从密林里出来。
七天后,平城往关原城的官道上,一队流民队伍缓慢的前进着。
刚走到山脚下,山上突然响起一阵马蹄声响。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山匪来了!”
流民的队伍一下子四散逃窜。
其中一个面黄肌瘦的瘦小男子跑得奇快,几步就跑向了官道旁的密林。
这个男子正是易容后的沈清。
原本沈清从平城出来后就打算打个客栈住下,顺便再雇辆马车,赶到沈家接应的地点。
谁想叶家发现她不见后,直接派人出来抓她。
更是派了好几拨人,把几条回锦州的路都设了关卡,贴着她的画像。
沈清这才惊觉,那藏在叶家背后的人,竟有如此大的能力。
没办法,沈清只得找了一家医馆养了两天的伤。
好在她没有伤到骨头,伤好后,她选择了一条并没有在计划内的路线。
先从平城往关内原,再从关内原往京都,再从京都锦州,绕路归家。
只要过了关原城,叶家的势力想来不会再有那么大,她再联系关原城内沈记的人就可以了。
只没想到,还没到关原城就遇到了山匪,也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否太平。
一个年迈的婆婆拉着一个大概四五岁的小男孩,蹒跚着往密林跑。
眼看着身后的山匪就要追到了,沈清实在看不过去,跑出来伸手拽了她们一把。
三个人目标很小,沈清按着一老一小不让他们动,没一会儿的功夫,山匪们就从他们的身边搜了过去。
直到山匪都离开了,三个人才松了一口气。
那个婆婆感激的看着沈清,拉着小孙子嘴里不停的道谢:“老婆子姓关,这是我的孙子关寿,多谢壮士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