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阿素的娓娓道来,周围的景致亦如梦幻般变幻。
那是一幅大唐盛世的瑰丽画卷,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有街头卖艺的杂耍艺人,他们的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有小商小贩的声声吆喝,此起彼伏,仿佛是一场热闹的交响曲。
女子们与他们讨价还价时,尽显小聪明,如精灵般灵动可爱。
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映衬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水的倒影中,清晰地浮现出三个字——水月楼。
抬头望去,亭台楼阁宛如精雕细琢的碧玉,散发着朦胧的月色之美,如镜花水月般似真似幻,让人如坠云雾,难以分辨虚实。
浓浓的夜色,宛如一张巨大的黑色帷幕,才刚刚拉开……
水月楼,这座唐城里声名远扬的花楼,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商客。
他们在疲惫的旅途中,总是来到这里,寻求片刻的放松与慰藉。
然而,在这一切美好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极端的邪恶。
阿素,美丽如花,是美好的象征,但她的经历却充满了苦难。
生于贫寒小山村的她,十二岁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富贵人家做童养媳,照顾久病缠身的小丈夫。
起初,她与公婆、小丈夫共度了一段快乐时光,但这一切在她十五岁那年发生了剧变。
小丈夫的哥哥对她心怀不轨,某雨夜趁她外出寻药时对她施暴。
此后一年,她遭受了身心双重虐待,却默默承受。
当她发现自已怀孕时,本想打掉孩子,但最终因怜悯之心而犹豫。
然而,此时家中又因小丈夫的哥哥欠下赌债而陷入困境。
公婆为让她和小丈夫逃离,拿出积蓄相赠,但她因感恩公婆的善待而拒绝。
次日,公婆自杀,她悲痛之余,带着小丈夫离开,到一个新的小山村落脚。
肚子日渐隆起,她向小丈夫坦诚,却得到了他的怜惜和爱意。
两人以织布和裁衣为生,日子勉强过得去。
然而,阿素行动日益艰难,小丈夫却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和责任感,照顾她无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