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人在朝廷好做官 > 第26章 送计(第2页)

第26章 送计(第2页)

肖遥叹了口气,坐在椅子上,说道:“我的县尊大人啊,你在龙武县任职多久了?”

董永不明所以,说道:“今年是第四个年头,不知道肖典史这话何意?”

肖遥说道:“我朝地方官员,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

考核评级最重要的是谁,还不就是咱们这位知府大人吗?您已经再次任知县第四个年头,既然您未能升职,那就说明您的初考最好也不过是个平,您就不好好思量这里又什么问题吗?”

“我知道县尊大人与知府大人并非同党,关系也一般,照此以往下去,您的再考和通考恐怕也难以得到尚佳之评。

三次考满结束,就要平调到其他县衙任职,您真的甘心吗?”

董永闻言,也有些动容。

大乾王朝,地方官员的考核,有两种,分别为考满制和考察制两种。

考察制为一年一次,由各官员直属上级考察,根据前一年为官时的所有表现,找寻其不足之处,给予评价,评差不评优,给予:贪,酷,堕,浮躁,不及,病,罢,不谨。

八种评价。

只在指导下级官员及时纠正自已的错误,明面上并不影响官员的职位变动。

但也只是明面的,上官都指出你的不足了,你若是还不改,自然会惹得上官不喜,等三年一次的考满制时,下级官员还想能得到一个好的评价吗?

而考满制度,则是三年一次朝廷各级官员的一次大考,称职优秀者提升官职,平常无为者维持不变,不称职者降职。

由于三年一次,第一个三年被叫作初考,第二个三年为再考,第三个三年为通考。

三次结束,为考满。

若是考满结束不能升官,则会平调到其他县担任县令,可调去的县,是上县,中县,下县,这里面的差别就大了。

所以,即便是那些碌碌无为想要躺平的知县,都会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让自已的考满有个较好的评价,因为只有这样,即便不能升官,也好方便走门路调往一个不错的县任职。

作为官迷的董永,自然不可能不在乎。

这大乾天下,唯一不在乎考察和考满制度的,恐怕只有肖遥这种典史一级,却想要躺平的官员才不在乎。

毕竟,典史一级的官员,本就是不入流的官,连末流都算不上,干的再差,只要没有大过错,那根本是降无可降。

作为官迷的董永,自然会非常在意。

“肖典史,咱们都是聪明人,你有什么话就明说的好。”

肖遥嘿嘿一笑,低声说道:“很简单。

现在府城闹出晋王府这么大的事情,本就已经焦头烂额,还恰好赶上了科举这样的大事,每一样对知府大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搞砸一个,他下次考满就不用指望了。

现在正是知府大人缺人的时候,你却只派了一个不堪大用的陈勇年过去,知府大人能开心?”

董永心里戈登一跳,对啊,如果自已是知府,见到自已只派了几个废物过去,那还不得在心里恨死自已。

“肖典史,本官知道,您和知府大人关系甚密,你觉得本官该怎么做?”

肖遥笑着说道:“很简单,拿出全力支持知府大人,不管事后如何,知府大人都会记得你的好。

所以我看,县衙里的快班捕快全都派过去,由我这个典史带队。

到时候,别的县衙就派出一个捕头,而您却派出一位典史,就足以表明县尊您对知府大人的支持。

如果您还想更好一点,那就召集龙武县十大武馆的馆主和教习,让他们跟随过去,为保护晋王府添上一份礼。

如今这局势,别管这些武夫功夫高低,对知府大人来说,都是来者不拒的……”

董永听得连连点头,越听越觉得肖遥说的有道理。

不过,董永也不是傻子,他虽然知道,肖遥说的没错,但他可不信肖遥对他有这么好心。

最后听到,肖遥要他召集龙武县十大武馆的馆主和教习,前往府城保护晋王,他的心总算安定下来,知道这才是肖遥的目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