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另外废昌国县,将舟山岛城区和镇外鼓吹两里以外的百姓和其他46山(岛)的百姓徙迁内陆。”
朱元璋,下令道。
他算是看出来了,若不海禁,这倭寇始终解决不了。
张士诚,方国珍在沿海根基颇深。
余部仅仅是藏匿于海岛的话,与沿海居民悄悄的贸易,亦可获得丰厚的物资。
很有可能不少刁民会给张士诚,方国珍余部领路!
出海征剿成本太大,若以此能够根除倭寇,那是最好不过了!
他期望海禁政策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ps:昌国县是如今大明的唯一海岛县,是今浙江宁波舟山!
)
“父皇,此举万万不可啊!”
“叔父曾言,海上贸易乃是我大明国本,不可轻易封禁!”
“一旦封禁,势必在沿海地区激化矛盾。”
“沿海地区百姓本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而其地亦不宜耕种。”
“此举几乎堵绝了沿海地区百姓的正常谋生之路。”
“只怕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
“还望父皇收回成命!”
朱标,身子一怔,当即出列道。
朱十一曾和他说过,海上贸易至关重要,乃是大明税收一大项,海防必须要稳定,不能以倭寇之祸唯有实行海禁,否则沿海居民必定大量逃往海外。
而且民间私人海外贸易一旦被视为非法行经,民众被迫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即被迫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甚至会出现了一些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
朝廷整治起来,极其不利。
还告诉他,海上贸易若断,就等于将海上贸易的巨大利益让给了海域的番邦,让番邦反而发展了起来。
与大明发展极其不利,大明会越来越穷。
这一点,朱标铭记在心,当初朱十一被罢黜之际,昔日朱十一在各地开设的交易司被朱元璋大肆裁撤。
朱标拼命谏言,拼命保,但最后也就保下来太仓黄渡市舶司、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四市舶司。
可哪里想到,如今父皇更是一口气将四市舶司裁撤。
更是要实行海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