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大家仿佛看到朱十一再领相位,日后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家丁的月钱没有出路了,再也不担心会饿肚子了。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咱决定,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神情严肃,声音中充满不容置疑之意。
“啊?”
“这……”
登时满朝文武愣在了原地,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么个下场。
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如此一来,岂不是说朱十一,再也无法进入朝堂了?
短暂的停顿过后。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大臣们,言不由衷的说道。
虽说心中难以接受,可却是不敢当着老朱的面前说出来。
“吏部,候补官员的名单,拟好了没?”
朱元璋,旋即开口道。
“回……回禀陛下,贡生短缺,国子监的学子人数较少,反观文人多不仕,臣堪堪拟定部分官员的名单!”
吏部尚书,当场哆嗦起来,颤抖着声音说道。
“文人多不仕?可有实证?”
朱元璋,眼帘微凝,神色顿时冷了下来。
不是说文人们朝闻道,夕可死啊,怎么连当官都不愿意了?
文人们当官不是他们毕生的梦想吗?造福百姓啊?
“启禀陛下,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斩断了自家的手指,只为立誓不做官,苏州人姚叔闰、王谔拒绝做官,还有……”
吏部尚书,急忙禀报道。
妈的,老朱杀人是痛快,呼呼杀,他杀爽了,可是苦了吏部的官员们了。
候补官员是个大问题。
身为朝廷命官,那是有地位没尊严,有面子没里子,仕途之路既艰难又危险重重!
一旦成为了官员,那一年只休息三天!
分别是过年、冬至、朱元璋的生日,一睁眼就满满的政务要忙,直到忙到夜半三更。
至于那点可怜的俸禄,更不用说了。
只能提着脑袋去贪污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