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官员碍于大明的强权,愤愤不平的接了过去。
打开册子,目光落在第一页上。
瞬间,脸色聚变。
“不是……不是……补贴这么高的吗?”
“这加一起,我滴乖乖,发财了!”
官员,当即惊呼道。
“啊?”
“什么情况?”
其余大臣们,纷纷探头探脑的看向厚厚的册子。
一看一个不吱声。
“天呐。”
“大明官员,一个月的俸禄,是我们两年的月俸!”
“这……”
王庭上,惊呼连连。
要知道他们目前还停留在按司名义上归附,但兵权还是按司掌管。
也就是封建制度的初步阶段,还未曾大一统,比奴隶制度是强了点,但远远达不到华夏王朝权力高度集中的地步。
更不要说统筹全国经济了。
根本做不到。
受制于经济、国力,相对而言,他们所谓王庭的官员,俸禄也就相当于大明一个县的水平。
就这么说吧,同样级别的官员,还没有老朱手里的官员俸禄高。
大臣们望着待遇表,更是眼珠子都红了。
妈的,贪污都贪污都不了这么多钱。
“大王,自古以来我琉球就是华夏王朝的领土!”
“一直以来,百姓们都是想要沐浴在华夏王朝的恩泽之下。”
“如今加入大明,真正的成为大明一司,已经是民心所向。”
“还望大王遵循民意,回归大明,成为我大明一司。”
当即,有文臣站了出来,高声呼喊道。
那模样,那神情要多么的钱诚就有多么的虔诚,仿佛他已经听到了百姓们的心声。
“大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还望大王三思!”
“大王,我琉球之地想要发展,必定少不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