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紧锣密鼓筹备好药品后,李牧先背着一个背包,再次穿越回了1934年的民国。
此时的中国,正深陷于内忧外患的泥沼,医疗资源极度匮乏,而药品更是稀缺得如同珍宝。
李牧深知盘尼西林在这个时代的天价地位,每一小瓶10万单位左右的盘尼西林,价格高达数十银元,普通工人辛苦劳作一个月,也不过挣几银元而已。
而他带来的阿莫西林,在疗效上并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他预感这将是自已在这个时代崛起的关键。
一回到民国,李牧便马不停蹄地找到唐志成。
唐志成看到李牧再次归来,又惊又喜:“李兄,你此番回来,定是又有大计划?”
李牧笑着拍了拍背包:“唐兄,这次可是带了真正的宝贝,还得仰仗你帮我牵线搭桥。”
在唐志成的引荐下,李牧见到了西安大医院的一位关键人物。
医院的院长和医生们看着李牧带来的阿莫西林针剂和药粉,眼中满是疑惑。
李牧也不着急,详细地介绍起阿莫西林的功效和优势:“诸位,这阿莫西林虽不是盘尼西林,但在消炎杀菌方面效果显著,且稳定性更好。”
为了让医生们信服,李牧主动提出让他们先试用。
一位受伤严重、高烧不退的士兵成为了第一个试用者。
医生们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士兵注射了阿莫西林针剂,并使用高浓度药粉辅助治疗。
当晚,李牧在唐志成家辗转难眠,他深知这一次试用的结果,将决定他未来的走向。
第二天一大早,李牧就赶到了医院。
医生们看到他,脸上洋溢着惊喜:“李先生,太神奇了!
士兵昨晚就退烧了,伤口的炎症也得到了明显控制。”
李牧心中的大石落了地,他知道,机会来了。
在与医院的谈判桌上,李牧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商业智慧。
他清楚阿莫西林在这个时代的稀缺价值,可医院的资金状况也不容乐观,这是一场利益与信任的博弈。
“院长,我深知贵院的难处,也明白药品对救治病人的重要性。
但这阿莫西林的获取也并非易事,从采购原料到运输,每一步都耗费巨大。”
李牧诚恳地说道。
院长叹了口气:“李先生,我们也想尽快采购足够的药品,可医院的资金确实紧张,很多伤患还等着救治。”
李牧思索片刻,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这样吧,我可以先提供一部分药品,贵院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货款。
同时,为了表达我的诚意,后续的合作中,我会根据采购量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双方终于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李牧走出医院时,手中紧紧握着那份协议,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是他在民国商业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也是他改变现状的开始。
回到唐志成家,李牧并没有松懈。
他开始着手准备第一批药品的供应,联系运输商、检查药品质量,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他深知,在这个时代,信誉比什么都重要。
唐志成看着忙碌的李牧,不禁感叹:“李兄,你这一番作为,日后必定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
李牧笑了笑:“唐兄谬赞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我希望能通过这些药品,不仅赚到钱,还能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