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居于混沌深处新开辟的道场——玉清天玉虚宫和上清天碧游宫。
但他们对于昆仑山道场的收徒之事,却也颇为关注,毕竟,开山立教,传承道统,门下弟子的数量和质量,关乎着圣人教派的气运和脸面。
五百年间,元始天尊秉持“根脚福缘缺一不可”
的原则,收徒极为严格。
但也收下了不少资质跟脚俱佳的弟子,如后世闻名遐迩的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等十二位弟子,皆已拜入阐教门下,如今个个修为都达到了金仙境界,被誉为“十二金仙”
。
而另一边,通天教主的截教,则奉行“有教无类”
的宗旨,但凡前来拜师者,无论披毛戴角,湿生卵化,只要心诚,通天几乎来者不拒。
亲传弟子如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等,个个根行深厚,修为不凡。
更有长耳定光仙、乌云仙、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等随侍七仙,亦是声名在外。
此外,羽翼仙、金箍仙等各类生灵,无论披毛戴角,亦或湿生卵化,不计其数。
皆因通天教主那“有教无类”
的博大胸怀,而得以汇聚于此,聆听无上大道。
就连侍奉通天教主左右的,也有水火童子二人。
一时间,偌大的昆仑山地界,几乎被截教门人占据。
灵光冲霄,经久不散。
兽吼禽鸣,日夜不绝。
各色遁光往来穿梭,如过江之鲫,显得热闹非凡。
但也因此,这圣人道场,显得有些过于……喧嚣杂乱了。
相比之下,元始天尊的阐教,虽然也收了徒弟,门槛却高得惊人。
非是根脚深厚、福缘齐备的生灵,根本无缘得见玉虚宫门楣,悠悠五百年光阴流转。
元始天尊座下,也仅仅收录了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这十二位亲传弟子。
此十二人,被洪荒众生尊称为“十二金仙”
。
他们个个仙风道骨,修为精深,早已证得金仙道果。
平日里,大多在玉虚宫内闭关清修,极少在外抛头露面。
而三清中的大哥,太清圣人,更是将清静无为四个字,贯彻到了极致。
这位圣人似乎对开枝散叶,壮大门楣之事,毫无兴趣。
他仅仅是在昆仑山下,随手点化了一个在湖畔玩耍的懵懂人族孩童。
赐其名为玄都。
收为座下唯一的弟子;玄都悟性堪称绝顶,深得太清无为大道真传,如今也已是太乙金仙境界的顶尖大能。
但他性情淡泊,常年待在昆仑之外的首阳山八景宫潜修,几乎从不踏足昆仑地界。
如此一来,昆仑山上,尤其是原本三位圣人共同居住的三清殿附近区域,便主要是通天教主的门人弟子在活动。
生灵一多,性情自然各异;截教门下,许多弟子尚未完全褪去跟脚带来的习性,难免有些不知礼数。
时常便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口角争执。
甚至有弟子按捺不住性子,私下里直接动手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