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绮认识的黄英,是一个没有存在感到近乎透明的人。
工人家庭出身,家境算不上好,这样一个女孩,骨子里其实对这种歌是有些排斥的。
陆怀瑾面色严肃:“这件事有些棘手,知青办的人做事的原则是宁可信其有。
但是你说得对,也不能空口无凭就毁了别人的前途。
我认识知青办的王主任,要不,我让他把信拿过来,逐一对比,只是时间上可能会慢一些。”
许明绮摇头:“我听说王主任做事死板……咳,十分认真,他做事喜欢先绕过知青点去查……”
知青出了问题,知青办负有连带责任,所以知青办的人做事谨慎到近乎死板。
黄英有没有唱过《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本就是不容易查出来的事情,知青办的人只能信其有。
写信的人是谁,不是查不出来,可知青办不能轻易去查。
若不是诬告,那就没必要浪费人力物力去查证。
若是诬告,那与黄英同一个点的知青嫌疑最大。
知青办不能也不愿先从知青点查起。
即使王主任应了陆怀瑾的请求,愿意去查证那封信的真实性,以他的心性,也是把事情交到公社,由公社先从各大队贫下中农中查起。
可一个公社几万人,会写信的有两万不止。
哪怕是只查北营大队,会写字的人就有一千多人,等查完,黄英回城的报到时间也超时了。
许明绮想到的,陆怀瑾也想到了:“那你要怎么办?”
许明绮眼睛一亮:“黄英姐的事情基本可以确定,就是他们点儿里的人干的,若是能直接锁定嫌疑人,就可以让两人对质了。”
陆怀瑾懂了:“你要打草惊蛇?”
“还请陆团长协助。”
陆怀瑾看着许明绮成竹在胸的样子,点了下头……
北营知青点在距离村子大概一千多米的林场旁边。
江辽六月末的晚上,还有点寒凉。
点长常明正在清点人数。
“黄英……黄英……”
“点长,黄英下午四点多就去了村里的河边。”
常明皱眉:“去河边做什么?今天她的活干完了吗?”
“黄英今天是割了七分地的麦子,她离开时的时候,生产队那边没说什么。”
常明点点头,一天收七分地,在女同志里算能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