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观复后续的日子都在家里巩固复习,对于她来说更多是让思维回到这个年龄阶段,林大勇也迫不及待地弄出来一辆小巧的女士自行车,算起来,他们家里也是有三辆车的“大户”
了。
夏天的日子并不太好过,哪怕有一台风扇不停地转,可吹出来的风都是闷热的,林观复有时候透过窗户看向外面跑跑跳跳的孩子们,都佩服他们身上那股不怕热的劲。
但一个个的肤色也很对得起在外面跑的日子,黑得发亮发油。
“彩凤,你家观复得通知书到了!”
李彩凤这几日没找到活儿就在家,隐隐约约听见留下的声音,跑出来就看到邮递员过来了,身上还围着围裙就着急忙慌地想跑下去,刚打开门又敲了敲女儿的门。
“观复,你的通知书到了。”
林观复还担心这个时期的通知书会不小心丢了,听见这话立刻打开门和她妈一块下楼去。
邮递员核对完信息后把通知书交给她,也是一个中年男人,羡慕道:“您家孩子可真出息,这是我今年送到的第一个县一中的通知书。”
旁边凑过来的邻居立刻说:“那可不是,她家孩子可是考了全县第三。”
李彩凤都不敢碰林观复手里的通知书,林观复扫了一眼周围的人,虽然有些不适应,但还是在楼下拆开。
里面没什么东西,就是一张油印扽通知书,格式也很简单,把报到时间、地点还有所需要的材料都写得清清楚楚,林观复还看到了分班信息和入学考试。
简简单单几张纸,但周围的人都怀着神圣的表情,林观复把通知书递给李彩凤,“妈,你看看吧,三天内要去学校注册。”
这里的注册肯定不是在网络上,要到学校去核实消息。
李彩凤伸出手又缩了回去,“妈手上有油,回去洗洗再看。”
然后满脸笑容地一一回复邻居的贺喜,通知书一到手,李彩凤的心彻底落下来。
等回到家里,她兴冲冲地跑去小厨房洗手,然后小心地捧着通知书细细地看,如果不是去学校报到需要通知书,林观复不怀疑它的命运会和之前的一百块一样。
等到林大勇回来,俩人又凑到一块仔细研究,想到注册的时间和要准备的材料,户口本、小学毕业证、疫苗接种证明等零零碎碎的东西不少,但有林观复这个冷静器在,两个脾气都不是很好的人一样样地准备,也没出现吵闹的场面。
林观复念一样东西他们就配合地拿出一样东西,暂时缺少的就用小纸条写下来等着凑齐,林大勇和李彩凤晚上回到卧室还在那说女儿气势看起来很强。
明明看起来瘦瘦弱弱的,但说起话来他们两个居然没有要反对的意思。
林大勇:“那说明我们女儿聪明,这就是读书人的气质。”
李彩凤懒得搭理他,“观复还是太瘦弱了,明天我去看看哪里有卖土鸡的。”
林大勇:“我在火车站也看到有人卖货,只不过大家都忙着赶车回家。”
这会儿坐车的秩序没那么好,火车站乱得很,他们这些常年在火车站拉客拉货的都要小心,要不然很容易一天白干。
扒手简直防不胜防。
李彩凤想到三天内要报到,“是不是要给观复买几身新衣服和鞋子?县一中的孩子也不知道好不好相处?”
林大勇:“县一中都是好成绩的,难道还能欺负观复?”
李彩凤直接拆台,“哼,考进去的学生不少,但你之前不是还想着交择校费嘛。”
林大勇没话说了,“那你带着观复买几身,你也买条裙子。”
林观复第二天是被通知的,李彩凤知道她不爱在夏天出门,特意挑了早早的时间。
林观复知道是买衣服后,说:“妈,县一中有校服,到时候还要专门交钱。”
所以新衣服就不用特意去买了。
李彩凤没有打消出门的念头,“有校服是好事,你们在学校不用操心每天穿什么。
但夏天买新衣服和你有校服又没关系,总不能因为你有校服就新衣服都不买了。”
“别操心钱的事,你读书好就是给我和你爸爸省了好多的钱,我们家里不说多富裕,但基本的吃穿住没那么困难。”
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就是普通日子,两口子6、700的工资,没必要真活得太拮据。
就算拮据也拮据不到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