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拉着她的手,喜笑颜开,“想当年咱们姜家也出过好几位重臣,我婆母封了一品诰命,时常进宫陪伴先皇后,那时可是咱们姜家最风光的时候。”
她脸上的兴奋藏都藏不住,激动得脸都红了,“真是没想到,皇后娘娘寿辰竟然会宣如翡进宫,听说是因为救下了郡主,长公主和皇后娘娘提了一嘴,娘娘就说要见一见这孩子。”
几房婶婶笑着附和,“是呀,如翡可真是给咱们姜家长脸了。”
“要是能得皇后娘娘欢心,那就更好了。”
二房崔氏夸赞道:“还是大嫂有福气,有这么个好女儿。”
姚氏心里本来不爽,去的要是是她的女儿如琳就好了,可听妯娌这么一说,觉得也对,左右长的是她的脸,她又生哪门子气去?
她谦虚又得意地说:“瞧你说的,都是一家人,孩子们有出息,大家脸上都有光。”
崔氏看见她这副小人得志的样就来气。
给她点面子她倒还喘上了,当姜府上上下下不知道姜如翡打小就受苛待似的。
她笑着说:“大嫂从前总说如翡这孩子毛病多养不出息,我就觉得这丫头骨子里透着股机灵劲儿,这不,长大了醒事了,还真被我给瞧准了。”
姚氏脸上顿时一阵青一阵白,崔氏明晃晃的挑拨,这是当她耳聋听不出来呢?
姜翡也看出来了,姜家几房并不和睦。
她和姚氏之间哪还用得着他人挑拨,要是原主可能还容易被吹耳旁风,可现在换成了她,她和姚氏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缓和,缓和只会让欺软怕硬的姚氏骑到她头上来。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友军的想法,姜翡决定拉拢拉拢崔氏。
“二婶婶谬赞了,如翡哪当得起这样的夸赞,如锦姐姐才是知书达理,上次赏花宴还有一位小姐提到姐姐,说姐姐当得起兰心蕙性四个字,我听着也觉脸上有光。”
崔氏一听,就更高兴了,“母亲您看,这丫头嘴是越来越甜了。”
老夫人满意地点头,“确实长进了不少,进宫后定要谨言慎行,莫要辜负了皇后娘娘的恩典。”
姚氏在一旁听得心里发堵,忍不住插嘴:“母亲,如翡初次进宫,不如让如琳陪着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
老夫人脸色一沉,“胡闹!皇后娘娘只召了如翡一人,你以为皇宫是什么地方,你说带人就带人!”
平白惹了顿训斥,姚氏脸色更加难看。
姜如琳委委屈屈地坐在一旁,不时瞟上姜如翡两眼,恨得牙痒痒。
她想不通,之前傻乎乎的一个人,怎么忽然就变聪明了,之前对她言听计从,现在处处都压她一头。
他听说过民间有鬼附身的说法,这人该不会是被什么脏东西给上身了吧?
“皇后娘娘寿辰,总不能空着手去,要想一想送什么贺礼比较合适。”
老夫人的话打断了姜如琳的思绪。
这事姜翡就插不上话了,她完全没经验,安静地听她们商量了半天,才定下了一套鎏金摆件,算是不功不过。
……
转眼到了寿宴这日。
宫门口有专门黄门引路,到了凤仪宫门口,小黄门便退下,引路的人换成了宫女。
寿宴设在晚上,日头在天边只剩一线暖黄,凤仪宫华灯初上,映着廊间高柱上振翅欲飞的描金彩凤。
宫女引着姜翡在一张桌案前坐下来,接着宫女也跟着跪坐到了她的身侧。
这位置挺好,在一处角落里,前面还有几排位置,只要坐满人就根本不会注意到后面这里。
在场的位置坐了小半,姜翡环顾四周,想看看魏明桢来了没,正好看见周若兰和上次柳府赏花宴上的两个小姐。
周若兰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转过头来,看见姜如翡一愣,似乎是没想到她也在这里。
皇后寿宴,周若兰自然不敢在这里造次,只是横了姜翡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忽然,一位身着淡紫色纱裙的姑娘吸引了姜翡的目光。
那姑娘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自带着一股灵动,和她一样孤零零坐在位子上,只是她的位置离主位要比姜翡的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