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啥不敢接的,只要不是病鸡烂肉,新鲜的当天的材料,啥都能要啊。就是我现在一个人干,产量有限,可能用不了那么多,一天一二百斤的量,徐副厂长别嫌弃少就行。”
林昭更干脆。眼看过年,到正月十五之前,能做差不多一个月的好生意,不怕卖不完。在店里卖不完,还可以让白英杰找几个回城知青,骑上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卖呀,这大冬天的,不怕东西在外面坏,这么大一个省城,又有钱,一两毛钱一斤的肉菜,能给年夜菜添一个盘,有啥卖不掉的。
徐副厂长想了想,看了小王会计一眼,伸出两个手指,“那好,就按二分钱一斤算,保证给你至少五十斤的鸡腿鸡翅,五十斤的心肝胃。”
嗯?
林昭一听,这是要打包卖?
赶紧摇手,“不是,徐厂长,我的意思是每样要一百斤,先卖两天试试,要是卖得好,以后再加。”
啊?
小王瞪大了眼睛,每样一百斤?心、肝、胃、鸡腿、鸡翅、鸡胸、带脖鸡头、鸡爪子、鸡架?
那不就是一天九百斤?
怎么办呀?
连徐副厂长也吃惊不小,这小店,有这么强的销售能力?
“可以,但我们出售不能赊欠,每日结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可以。”
“那这样,鸡架、肝、鸡爪三样给你一分钱一斤,鸡腿鸡翅三分,其它四样二分钱。”
“成交。”
“今天就可以送货吗?”
“可以,对了,徐副厂长,你们场里有没有多余的土豆圆葱啥的?可以均给我一些吗?”
“均啥呀,回头我让送货的给你拉来一千斤。”
那可是太感谢了。
拌鸡架里还可以加上土豆片、圆葱丝、木耳什么的,味道更好。
送徐副厂长走的时候,林昭还给装上了两份卤菜,让俩人带着,现在还不好太高调的做生意,也算有个由头。
并且约好,送货要在天黑下来再送,送到后门。
老太太和白婶子在外屋包饺子,能听到屋里说话声,人一走就问呢,“你过那么些货,能干得过来吗?家里锅也不够啊。”
林昭已经想好了,跟白婶子商量,“婶子,你能不能过来帮我一个月?这么些东西我一个人确实干不过来。另外,还得把你家大锅借来用用。”
又商量老太太,“奶,我能不能在院子里再搭两个灶台,给南屋里接个炉筒子,这样火不白烧,南屋也能借光儿取暖。”
老太太点头,“搭吧。你自已得注意身体,不能把身子不当回事儿。”
嗯,“奶,我还想再找一个人帮忙,得认识识数的,忙时帮着卖货,卖完货还能帮着干活的。附近有没有合适的人?”
老太太把胡同附近的人家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还真有一个,后巷孙寡妇家的闺女,素琴。刚初中毕业,学得挺好的,一直没招上工,在家待着。淑萍在菜站当搬运工,下班了还得做零活,一个人养一家子,是个利索人。素琴那孩子从小就干家务,也利索。”
行,那就用。
林昭也不包饺子了,跟白婶子说,“那婶子帮着叫素琴来家帮忙包饺子呗。奶,你跟她说。工钱一个月二十,婶子也一样。趁着铁匠铺没下班,我得出去买个锅去。”
然后风风火火的走了。
白婶子平白得了一个二十块钱工资的活,嘴乐得合不上,也下地,“姑,你别动,等我一会儿,我马上叫素琴来。”
老太太并没有真的停手,接着包饺子,笑骂着,“钱眼儿里有火,瞧把这一个个的给烧得,屁股着火似的。”
可不是有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