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完了棚子,沈白又跟张向阳跑了一趟粮店,拉了一车面,面馆里要用的,过年走之前金丽华就把钱和粮票给了粮店,给提前准备着呢。
顺便给家里买了一袋子大米,一袋子白面,两袋子玉米面。
粮本的定量粮食早都领完了,老太太一个人的粮食,一大家子吃,哪里够。
这都是额外花粮票和钱买的。
“家里米面尽够的,我挣这么多钱,还供不起奶奶吃细粮呀?英杰哥在村里收的,磨三遍的白面,可好吃了,还不要票。”
林昭给沈白看粮柜子里存着的大米白面,嫌弃他浪费钱。
“我就买,孝敬奶奶还不行啊?玉米面你吃,给我奶吃细粮。”
又显摆她挣钱多,哼。
他确实想不到她挣多少钱,买这么些粮,也是想帮着她解决一下吃饭问题。
浪费感情,真是的。
好心当成驴肝肺。
“行行行,肯定给奶吃细粮。”
但是她可不会真傻的自已吃粗粮,每天也吃玉米饼子,可是玉米面里要加白面还得加鸡蛋和白糖,粗粮细做,好吃着呢。她才不会在吃上省那仨瓜俩枣的。
“姐,今儿批出去两千斤鸡架,仓库里剩不多存货了,怕是等不到鸡场初五上班送货。”
素琴把当天的账算出来了。
年前那些卖散货的知青休了一天,初二都早早开始干活儿,又加上姜桂花这样的一批新客户,散批出去的,比年前还多。
那些订货的大单位都没正式上班,大额订单没有。全靠你三斤我五斤的散批出去,发了这么些货。
这一天,白婶子娘俩和孙婶子就没离了灶台,一锅接一锅的卤鸡架。
白英杰也出去卖了一天鸡架,他拉着一盆,还带着鸡汤豆腐串和茶叶蛋走了一天,都卖完了。
“那我明天去一趟养鸡场,他们过年也有值班的,仓库里存了几万斤的货,随时能拿。”
林昭指着收拾出来的年礼,“别直接去养鸡场,拿两瓶罐头,两袋点心,先去王会计家。咱进货和王会计走账,人家正放假呢,还得回厂加班,怪麻烦的。”
素琴特别有眼色,拿个网兜,装了两瓶山楂罐头,两包炉果给单放在一边儿。
白英杰也没客气,“行,那也别等明儿早上,干脆我现在去王会计家得了。兰子,给哥拿两个鸡架,装一碗鸡肝儿。我正好跟王会计喝点儿。大哥,你去不去?”
还不忘叫上沈白。
去什么去,才不跟你们掺和呢。
不去拉倒。
白英杰拿上白英兰给收拾出来装在小盆里拌好的鸡架和鸡肝,拿了柜子上的空酒瓶子,遛遛达达的从前门出去了。
这是要先去隔了三家的小酒馆去打散装酒,才去找白会计。
院子里白婶子几个把活儿都干利索,明儿个要用的鸡架都洗出来,天早都黑透了。
七点多才吃上晚饭。
林昭也不吊着人,“咱这活儿重,俩人干不完,英兰一直跟着忙,以后也挣一个人的工资吧。孙婶子打零儿,算半个人,中不?”
那有啥不中的。
可太中了。
林昭现在不能干活儿,每天就是配个料。
活儿基本都是她们四个人干的,干得好就得奖励。
不能又让牛干活,又不给牛吃草。
除了居住环境不太好,生产条件不正规,卫生条件有限,别的都挺好。
真的,现阶段这样儿,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