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馆是公私合营,每天的账,有两方会计一笔一笔的记着呢。
不怕查。
“你这鸡架批发是私人的买卖吧?有营业执照吗?”
工商局是后来的,跟税务的工作人员站一块儿,鼻孔朝天,牛气得不得了。
那要真是私人的买卖,咋可能有营业执照,现在还没给个体户发营业执照呢。
白英杰就把证件一样一样往外拿,“领导,您看这是我们小店的各种证件,我这个是知青回城自谋生路,这是我的知青证明,还有知青办和大队盖了间的回城申请。这是街道和居委会的证明。
这个是跟军区后勤合作,军民共办的资料,我这是公私合营,部队占一成股,有扶持军属的政策,白奶奶是房东,资产入股,她是军属……”
老太太卖茶叶蛋的时候没人查,也没谁来跟她收卖茶叶蛋的税。
林昭刚开始卖那几天鸡汤豆腐串也没人来收她税。
后来卖鸡架,干大了,跟养鸡场合作的时候,一天就要好几千斤货的时候,徐副厂长提醒过她,让她把经营许可相关的证件办了。有个合法的身份,公对公,交易就光明正大了。他们厂里账也好走。
这才把证件啥的都办下来。鸡架是按食品厂给办的,办在白英杰名下,他是回城知青,有政策,又是找的毛干事,挂靠上军区后勤部。跟面馆一样,拿出去一成股,买个正当经营的牌子。
林昭帮不过来,跟饺子馆那边儿一样,找了经理。饺子馆是交给仇盛管着。鸡架批发这边儿是交给白英杰的,也是一样,跟他两成股。
有两个能干事的人管着俩铺子,她这大老板就轻松多了,俩边儿都走,不忙的时候,她在不在都成。反正是不特别忙的时候,两边儿都不让她上手干活了。
得益于当初的未雨筹谋,这不是,真有人上门的时候,啥也不怕,他们真能拿出来东西的。
三个部门的人来之前都想好了,要怎么罚,罚多少了。
这一看,人家啥手续都有,白跑一趟。
工商局的人到底还是挑了毛病,“有手续就挂出来,让群众监督,偷偷摸摸的,藏着掖着,谁知道你们有手续没手续。”
是是是,对对对,您说啥就是啥。
白英杰点头哈腰的应着,把人给打发走。
一点儿也不辩解,现在谁家把这些往外摆呀,直接粘墙上不行,装镜框里还得搭个镜框钱,好几块呢!
来检查的人也不是不懂,就是故意找茬呢,没必要解释,把人送走就行。
回来跟林昭对视一眼,都长出口气,“好险,这要是没办手续,让罚一家伙,够咱缓半年的。”
说的是呢。
林昭就想,谁在背后阴她的呢?当初刘四万都没用这一招,附近的邻居都知道店里有手续。竞争对手?这半年倒是出来几家卖鸡架的。但就是家里支一口锅,自家做了自家卖的规模,卖得也都挺好,算不上竞争吧?
想来想去的,林昭就想到林遥身上。才在书店遇上她几天就出这事儿,要说世上谁最不想看到她林昭过得好,林遥得排到第一位上,从小到大,林遥最爱做的就是抢走她的一切,在她身上找成就感。
这么一想,也别管是她不是她了,反正仇是结死了,没有和解的可能性。
是她,当报仇了。不是她,也不要紧,收拾她不用非得等着她出手,非得占个还击的名义,没必要。
想打她就打她,不用找理由。
所以,林昭反手就往书店和物资局举报了,林遥与任继瑞收入与支出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