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能糟践呢,“到时候要是有吃不完的,就灌上香肠,或是做成腊肉,慢慢吃呗。”
也是。
跟霍山分开,回到家,又见徐厂长等在饺子馆里,“贵客呀,您今儿个咋有空来?”
作厂长做了厂长,红光满面,“听说你买了新院子,这不是来看看嘛。”
“还没收拾好呢,咱过去先认认门儿?”
这么大一厂长,亲自找过来,肯定还是有事儿,饺子馆人多,不方便说话,那边儿院子正好。
“行啊,认认门。”
……
“……这不是办了个饲料厂嘛。这做饲料啊,得用豆粕,油厂买的豆粕压得太狠了,豆粕里其本没剩啥油了,做出来的饲料没劲儿。
再一个也是为了节约成本,厂子里自已建了个油坊。
建得急,又是在冬里,临时找大豆,找不来多少了。虽说是公对公,也协调不来太多。
你不是跟下面公社有合作吗?
我过来就是问问你,能不能帮着收点黄豆,油坊要用。”
下面公社能收的有限,但是别的地方有啊。
北大荒的农场,那是大户。
也是巧了,她白天才问过霍山,林场咋养那么些猪。霍山刚说完,是农场这两年大豆都丰收了,油坊增产了一倍,豆粕多,喂的猪这不就多了。
林场是用山货换的大豆,这些都是以货易货,算员工福利的一部分。想要操作一下,比较容易。
“回头我问问,想法子给您弄,但是,咱不能走公对公,也不用粮票,不用钱,只能用货物换。您看能换吗?”
“那有啥不能的,年前能出栏一批肉式鸡,鸡肉相当嫩,只看能到多少黄豆,我们拿白条鸡换,还可以弄一些罐头,布匹啥的。”
快入冬了,各大厂子想给职工谋点过年的福利,咋办?自然就是产什么用什么,以货易货呗。
“行,您等信儿吧。”
徐厂长哪可能让秦生生白忙活,更不会事办成了才表示。
第二天,给东院那边儿送鸡架的货车,就给拉了半车的油,十箱罐头。
一家分上五斤油,两盒罐头,这可就是最好的年货了。
提前三个月开始给员工发年货,这老板,上哪找去。
“……我着急下乡走,还得开个会,没时间回家取了,你帮我跑一趟,把卧室床头的档案袋给我送来广播电台吧?”
沈士英打家里电话没人接,把电话打到饺子馆,让秦生生帮忙跑一趟。
秦生生骑着自行车,急三火四的取了档案袋给送。
沈士英是广播电台的副台长,她到电台门口,门卫不让进。
“静好,你可真够能忍的,张胜利那狗东西扯仨挂俩的,你还不跟他离婚,还等啥呢?惯的他的毛病。”
有两个身形很好的女同志出门,从秦生生身边路过。其中稍矮稍胖一点的姑娘跟另一个天鹅一样的姑娘说的话,引起了秦生生的注意。
静好?池静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