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林怀瑾私下问过林黛玉是否要减减分量,但对方只道并没有他想得那么麻烦,笑着说,她抽空读一点别的东西,倒好让林怀瑾对齐她的进度。
林怀瑾方才想起来,他的妹妹才是他们两人间更聪慧过人的那个。
他眨眼问:“女四书有什么好玩的吗?”
林黛玉道:“好玩的没见到。
倒是有些故事怪吓人的。”
林怀瑾好奇:“你给我讲讲?”
林黛玉一一道了。
他看着林怀瑾若有所思,慢吞吞地说:“倒是和所谓的君臣之道有类似之处。”
林黛玉好奇:“细来讲讲?你这说法倒是有趣。”
“你且看,所谓女诫有讲: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这不正似着君无多臣,臣无二主?而凡伦理之流左不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讲这女四书通篇的男女换作君臣,好像也没太大区别。”
林怀瑾柔声道:“就如自古以来思妇诗皆是男人所作,向上颂媚。
示弱固然是手段。
但谁真听这个,就怕不是傻了。”
林黛玉道:“你倒是生来就有反骨。
也不怕隔墙有耳。”
林怀瑾笑说:“怕是肯定怕的。
不过妹妹这话倒真会夸,我权当奖励听了。”
林黛玉拿折扇轻打了一下林怀瑾,又实在没忍住自己笑了。
林府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两人同居后院,只隔着一道墙的距离,莫说两人一有闲心就往彼此身边去靠,就是早上同贾敏问安时,都免不了同路而行,正是一个抬头不见低头见。
林怀瑾在这种场合总是柔声细语地笑着。
林黛玉也曾问过他你这么笑着不累吗?林怀瑾的回答总是迷茫地看着妹妹,疑惑为什么会累。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瞪到最后,旁人只道这对兄妹感情好得实在是不得了——这话倒也没什么错。
有林黛玉陪着,林怀瑾读书的进度明显快了不少。
等到了将经典都念过一轮后,贾雨村叫过林怀瑾,对他道:“你既已经读过经典,那我便慢慢开始教你治文章了,你可知治文章的第一步是做什么?”
林怀瑾沉思。
他琢磨了一会,在贾雨村的目光下慢吞吞地道:“该写什么?”
“倒也没错。”
贾雨村摸着胡子说,“凡是做文章的第一步,必然都是先学着解题。”
说罢,贾雨村便和林怀瑾讲,他所说的出题难究竟难在哪里:“科举的第一题必起一道对四书五经的八股时文。
但本朝例制沿袭前朝,故这套题目自从前朝就开始用过,至如今已经用过三百余年。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林怀瑾回答:“学生愚见,常言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就算是再大的宝藏也经不起累年的探访,三百多年的时间足够各地的考官将整套经书翻过几遍,余下大抵留给后代考官的出题空间也不多了。”
贾雨村赞叹道:“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