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情这还是同门,不过李正吉对这同门的人好像并不待见。
一旁的宋建中问道:
“那算起来这是同门啊,他怎么直接叫你名字?没叫个师兄师弟什么的?”
杨景翔也说道:
“对啊?不能是从小习惯了吧?”
李正吉说道:
“十二岁和我比试,比输了过后,他就一直叫我名字了。”
“……”众人无语了。
人才啊!
小心眼儿记了这么多年。
李正吉说道: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你刚才不理他是对的,别看他笑嘻嘻的,绝对没安好心。”
这时候王志君一针见血的点评道:
“坏的太低级,一眼就看出来。”
闷葫芦果然是不说则已,一说就是一针见血,要是方言来说也大概是这个意思。
方言转头看向萧承志,对着他问道:
“刚才那个楚乔南和你认识?”
萧承志点点头,说道:“嗯,这个人很厉害。他十六岁就在台北永安堂坐诊,凭借远程透针法声名远扬。曾运用单针刺后溪透腕骨的方法,成功治愈顽固性颈肩综合征,这个案例入选了台湾中医师公会年度十大经典医案。”
“前几年,他在台湾《针灸学刊》发表了《鬼门十三针临证验案举隅》系列论文,系统地阐述了运用该针法治疗癔症、癫痫等神志类疾病的临床经验。因为成功治愈某政要家族成员的癔症性失语,他荣获台湾杏林新锐奖,其病例被收录进《台湾中医临床实录》,成为针灸治疗神志病的教学范例。”
“此人十六岁时就已凭借针法成名。十九岁移民瑞士后,还为当地不少华侨治病。二十岁时,他和父亲护送奶奶的骨灰回到广东,那时我结识了他。就连我师父都认为,他在针灸方面是个奇才。后来听说他前往北方,又在几位针灸大师门下交流学习,如今想必更加厉害了。”
一句话总结,针法奇才。
方言想起了之前萧承志说的一句话,于是问道:
“之前你说我的能力,当能在你见过的人中排入前三,我前面那两个,不会楚乔南就是其中之一吧?”(见587章)
“是。”萧承志点点头。
听到这话,周围人惊讶了。
杨景翔直接爆粗口:
“卧槽,你意思是这小子比方哥还厉害?”
萧承志思索了下说道:
“医术应该是方言厉害,但光论针法我认为还是楚乔南更厉害。”
“而且方言可是二十二才成名,人家是十六七岁就成名了,时间早了很好几年。”
杨景翔冷笑:
“呵,那我真是想看看他针法到底有多神了。”
方言看着杨景翔对着楚乔南也露出敌意,说道:
“别比了,鬼门十三针我压根不会,人家光是会,就比我厉害。”
孟济民说道:
“那程氏三才针他也不会,这么说你也又比他厉害了?”
李正吉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