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五观堂【加更求月票!】
如今还没到中午,所以几人又继续随着人群漫无目的地转了转。
沐佛节除了佛像巡礼,各条街道上还有不少民间表演可供参观,因此到处都挤满了人。
而他们附近街道上,围观百姓最多的地方,就是杂耍艺人的表演现场。
等陆北顾几人挤过去,第一个见到的就是竿戏。
但见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孩在竹竿顶上单足而立,忽然一个翻身,竟以足尖勾住竿顶,整个人倒悬而下,双臂舒展如鹰隼展翅。
围观的人群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胆小的甚至捂住了眼睛。
“这叫什么?”
“金鸡竿。”计云回答道,“这个还不算最厉害,听说汴京瓦子里最顶尖的杂耍艺人能叠三张桌子再加一丈竹竿,人在上头连翻九个跟头不落地!”
“九个跟头?那岂不是要蹿到天上去?”卢广宇睁大了眼睛。
正说着,竿顶的男孩突然双臂一振,借着竹竿的弹性凌空翻了个筋斗。
就在众人都以为他要摔下来的时候,竟是稳稳地落回了竿顶。
人群轰然叫好,铜钱如雨点般抛向场中。
男孩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在竿顶顺手抄起一枚飞来的铜钱咬在齿间,又引来一阵喝彩。
这种承重极其有限的杂耍项目,显然只有小孩子才能进行表演,年龄稍微大点,体重等条件超过标准就不好表演了。
竿戏稍歇,男孩顺着竿子爬了下来,对着观众团团行礼。
随后就是索戏。
只见杂耍班的学徒在街道两旁民宅柱子上栓了条麻绳出来,离地约莫一人高。
一个扎红头巾的汉子赤脚踏上绳索,手里拎着一把明晃晃的表演用刀。
他先是缓步前行,走到中间时忽然刀光一闪,竟在绳上舞起了一套刀法。
刀风呼啸间,他忽而金鸡独立,忽而鹞子翻身,那麻绳不过拇指粗细,却似铜浇铁铸般纹丝不动。
不过,要单就是在索上舞刀,说实话观赏性还不如刚才男孩的竿戏。
然而就在众人觉得有些无聊的时候。
那汉子突然刀交左手,右手往怀里一掏摸出个火折子!
火折子这东西是北齐的时候发明的,在如今大宋的民间的使用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只见他“噗”地吹燃火苗,往刀锋上一抹,估计事先涂了油脂之类的易燃物,整把刀顿时腾起三尺烈焰。
在众人倒吸凉气声中,他一个后仰,烈焰刀贴着鼻尖划过,惊得前排几个孩童“哎呀”直叫。
随后,便是以火刀迅猛地舞起了一套让人眼花缭乱的刀法。
火刀舞得正烈,那汉子忽地一个腾跃,竟在绳索上连翻三个筋斗,每翻一次,烈焰便在空中划出三道耀眼的火环,惹得人群惊呼连连。
最后一翻时,他猛地将火刀往空中一抛!
“当心!”有人失声喊道。
却见火刀在空中转了好几圈,随后那汉子竟是稳稳接住落下的刀柄,顺势单膝跪在绳索上,火刀横于胸前用力一甩,对着观众做了个帅气的收刀势。
火焰倏然熄灭,只余一缕青烟袅袅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