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建设回城路上,易中海在轧钢厂开始给郑建设使绊子,让他入不了轧钢厂,易中海提着一袋东西走进后勤办公楼,敲响了其中一间办公室的门。
就听到里面传出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进来。”
易中海推门进去,悄悄的把手上提着的袋子放在桌子旁边说:“唐主任,您好!”
唐主任:“是老易,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这就是现在轧钢厂食堂主任唐建明,而两人也是很熟悉,因为傻柱入职轧钢厂就是唐主任办的,本来何大清走的时候是写了把岗位给何雨柱的证明文件,但是易中海为了拿捏何雨住,体现他雪中送炭的伟岸形象,和唐主任交易,让何雨柱当了三年的学徒,自己又把何大清寄给何雨柱兄妹的钱藏起来,让兄妹两个天天吃不饱,而易中海在何雨住吃不上饭的时候给几个窝头就让何雨柱感动不已,并死心塌地充当他的打手。
所以何雨住的凄惨晚年和这两个人是分不开的。
这次易中海想故伎重演,给郑建设入职使点绊子。
易中海:“唐主任,是这样的,我院里郑建设母亲不是去世了么,他要来顶她母亲的岗位。”
这个时候的工作岗位一般都顶替的,就像郑建设母亲去世了,郑建设就可以去食堂上班。
唐主任以为是顶岗的事情就说:“这个可以啊,没有问题。”
又听见易中海说:“我是院里的一大爷,看这孩子还小,性子比较跳脱,又不会什么厨艺,我作为院里的一大爷为了这孩子的将来考虑,想让他先做几年学徒,磨磨他的性子,等成熟稳定点了再给转正。”
唐主任听了就知道了什么意思,这是让自己在入职时候卡着人家,心想这易中海表面上忠厚老实,待人和善,私底下却做着这么阴损的事,卡着人家不让转正,还美其名说什么为了人家好,这个郑建设有这样的邻居,这样的管事大爷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前面有何雨柱这次郑建设又是这样,这易中海真阴损啊。
心里想着就看到易中海从兜里掏出一沓,从抽屉缝里塞了进去,约莫有100多。
唐主任看在钱的份上说:“没有问题,看在你为晚辈前途考虑的份上,我答应你了。”
易中海看唐主任收下钱答应了又说:“这孩子啊,长得瘦瘦弱弱,我觉得他不适合在食堂,就应该去车间里好好锻炼锻炼,但他母亲的岗位又在食堂。”
唐主任听了那还不明白,这是想让自己把郑建设安排成为临时工,故意刁难,赶到车间里面去,这易中海真狠啊。
就说:“这有些人确实不适合在食堂工作。”
听完这句话易中海就知道唐主任这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事情办完了,易中海和唐主任客套了几句就出来了。
出来之后易中海收敛了那种谄媚的笑,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阴狠,心里想着:“郑建设,我让你狂,让你不把我放在眼里,让你不听我的话把房子和工位借给贾家,这次看我怎么收拾你。”
他的计划就是让郑建设入职食堂成为临时工,一个月也没有多少钱,连自己都养活不起,还怎么养活他妹妹;再加上食堂人天天为难他,以郑建设的脾气指不定就不在食堂做了,换到车间里面。
自己到时候卖卖面子,把郑建设收到他手下,不教他真本事,又有这层师徒关系在,让郑建设成为像傻柱一样的打手和血包,来供养他的养老人贾东旭。
这样房子、钱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吗,想着想着他都觉得对郑建设的怒气消散了很多。
其实易中海的计划和想法是好的,而且也算完美,但就是低估郑建设父亲在保卫科里的人脉,郑建设父亲牺牲的时候在保卫科是大队长,这些年过去,以前父亲的老领导、老下属都多多少少有些进步,这些年郑建设母亲在厂里安安稳稳,能没保卫科给撑腰?开玩笑,部队的人是念旧情的;抛开这些不谈,就凭郑建设现在的厨艺,入职轧钢厂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除非领导眼瞎。
突然看到有人靠近,又露出了一脸温和,等人走过,才向自己车间走去。
走到工位跟前,贾东旭就凑了上来说:“师傅,你刚才走的时候郭主任来了,我说您上厕所去了。”
易中海没有在意,因为像他这样的大师傅只要在车间里没犯什么大错误,车间主任还真拿他没有办法。
下班回家吃完饭,易中海就去了后院龙老太太屋里,看到易中海进来就说:“中海,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易中海:“我今天去找了唐主任,给他说了下郑建设入职的事情。”
老太太:“怎么说的?”
易中海:“让他入职成为临时工,找人刁难刁难赶到车间。”
老太太:“那挺好的,到时候就看你的手段了!”
易中海:“老太太,您放心吧,到了我手下,还能让他有好日子过?”
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