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奶奶看下菜筐里这么多菜,又说:“你怎么拿这么多,留点自己吃啊。”
郑建设:“今年种的太多了,有很多已经成熟,怕坏了就每家送些,到全部成熟了,你们就不用买菜了,直接去后院摘就行了。”
刘奶奶:“你们后院那块地真不错,荒了很多年养肥了。”
郑建设:“应该是,菜和树都长的不错,今年菜种多了,明年多种些粮食。”
刘奶奶:“恩,可以,多种粮食没坏处。”
屋里郑建设和刘奶奶聊着天,院外三大爷竖起耳朵听着,听到郑建设说菜很多,就起了心思,他从来都只看重眼前利益,忘记以前的教训,看郑建设出来就说:“建设,你给院里人送菜呢?”
郑建设:“没有啊,就是送几家。”
三大爷:“你怎么能只送几家呢,这不是厚此薄彼吗?”
郑建设:“菜没有多余的,就只能送几家。”
三大爷:“你刚才不还和刘奶奶说菜很多吗?”
郑建设冷冷的说:“三大爷,你作为人民教师,偷听人家墙角的事都能做的出来,真是让我开了眼了。”
三大爷被郑建设说的面红耳赤,支支吾吾的说:“我就是路过听到的,再说这房子隔音又不好。”
郑建设没有搭理他,就准备走,但是三大爷说:“建设,你那么多菜,又吃不完,给院里人分些怎么了。”
郑建设:“三大爷我看你们家的花也挺多的,要不您给院里人每家送一盆。”
三大爷:“我辛辛苦苦养的花,为什么要送给别人。”
郑建设:“那我辛辛苦苦种的菜,为什么要送给别人呢,三大爷作为人民教师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都不懂吗?”
三大爷听到郑建设把自己的话原封不动的还了回来,还嘲讽他,脸色瞬间涨得通红,犹如被火舌舔舐的纸张,从脸颊一路烧到耳根,原本还能勉强维持的镇定,在那一瞬间土崩瓦解,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来反驳,却只是徒劳地开合,最终挤出“你你你”
几个字。
回到后院郑建设骑上自行车,给后勤主任、食堂主任送了些,这两位都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相处的不错,平时对他也有颇多照顾。
然后就是姑父家,送到姑父家的时候,姑姑震惊不已,说:“建设,你后院的菜这么快就全部成熟了?”
郑建设:“没有全部成熟,只是有些成熟了,我已经采摘了些送人了。
在过段时间全部成熟了,您可以过来再拿些,我和瑶瑶都吃不完。”
姑姑:“行,你家菜成熟了,我们就不用花钱再买了。”
郑建设又给姑父说了下贾张氏的事情,姑父说:“建设,你放心,我已经做了安排,不会让她在农场好过的,也让他长长记性。”
送完姑父家,郑建设直接去了街道办,到了门口给大爷递了一根烟说:“大爷,我找王主任。”
大爷直接挥手让他进去,来到王主任办公室。
王主任看到郑建设也是很诧异说:“建设,你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郑建设:“王姨,我家后院的菜成熟了,给您拿来了些,您尝个鲜。”
王姨:“你这孩子有心了,那王姨谢谢你了,现在这新鲜的蔬菜可常见。”
然后郑建设又说:“菜还有很多,我还想送些给街道的烈属,您帮忙给发下去。”
王主任:“行,那我待回让人去拉。”
就这样郑建设除了留给师傅家的,剩下的全部让街道拉走了,看到这么多蔬菜都被郑建设被送人了,院里人心酸酸的,但是郑建设不搭理他们,他们也很无奈,想缓和关系也没有机会。
最后郑建设带着妹妹去了师傅家,郑建设刚进门就看到师傅正在门口,就连忙上去叫师傅,妹妹也乖巧叫师傅,施令墨看到郑建设来了,高兴不已。
郑建设拿下车上的蔬菜就往厨房走去,边走边说:“师傅,这是我家后院的种的菜,成熟了些,我拿过来您们尝尝。”
施令墨:“建设,你有心了。”
郑建设:“孝顺您不是应该的吗?”
这时候施瑜、施墨和师娘从屋里出来,看到新鲜的菜很是吃惊,现在离菜农种的菜成熟还有一个多月,一般这种菜都是大棚里种的,一般人吃不起,现在郑建设带来这么一大筐,能不令他们吃惊吗?
施墨直接拿了一个黄瓜洗都没洗就吃了起来,一脸的满足。
看到这样,郑建设到厨房把所有能生吃的菜都切了些,拿出去放在石桌上众人吃起来,郑建设则是和师傅请教着学习中不理解的内容。
下午的时候郑建设给师傅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吃完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