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最生气的还是皇上。
弘时从小到大,齐妃不过是管一管他的衣食,自从弘时读书以后,都是皇后管教的多些。
皇上给弘时赐婚,从没想过要和自已这个嫡母商量一下,甚至连提前告知一声都没有,这叫皇后十分不痛快。
先帝当年是没有皇后,才事事都自已做主。
皇上却是有皇后当做没皇后,一点脸面都不给自已这个皇后留。
皇后不由恨恨地想:若是姐姐还在,皇上也会这样对姐姐吗?还是皇上眼中从来就没有自已?
恨归恨,虽然把齐妃赶出去了,皇后也是同意齐妃的看法的,董鄂家的格格确实不合适。
皇后本想拖几年,等到乌拉那拉家有适龄的格格长成了,直接指给弘时做嫡福晋的。
都是齐妃这个蠢货,自作聪明,把事情办成这个样子。
皇后起身道:“剪秋,叫人备轿辇,本宫去给太后请安。”
寿康宫。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万福金安。”
皇后行礼道。
“起来吧,哀家知道你是为了弘时的事过来的。
坐吧。”
太后在这件事上与皇后的利益一致,也不绕着圈子说话了。
“皇额娘明鉴,这董鄂家的格格出身确实是低了一些,弘时到底是长子,也是儿臣看着长大的,儿臣总怕委屈了他。”
“你也不必这番做派,你的心思哀家如何不知。
皇上已经下旨,君无戏言,绝不可更改。
乌雅家没有适龄的格格,在乌拉那拉家的旁支里挑一个,先指给弘时做格格,等生了阿哥,再请封就是。”
太后到底老成,早就有了应对之法。
“儿臣替弘时谢过皇额娘。
只是家里之前传信,青樱出落得极好,颇有姐姐当年的风范。”
皇后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充满恨意,姐姐,就连培养皇后,家里也要照着姐姐的模子来。
“哀家也听说了。
不过青樱还小,再着急也没用。
董鄂家的格格年岁也不小了,有更年轻的在弘时身边,弘时不会喜欢一个老姑娘的。
只要弘时对她没有情分,以后都好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