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笔趣阁 > 第65章 萃华楼(第2页)

第65章 萃华楼(第2页)

服务员记好菜单,出了包间。

孙涛端起茶壶,倒了四杯茶水,“青禾,你不是想交流种植经验吗?趁着上菜的功夫,正好向李叔和李哥请教。”

李哲摆手,“请教不敢当,可以一起讨论、交流。”

第65章萃华楼

周青禾也不客气,开口就问,“李哥,您家黄瓜是暖棚里种的吧?”

李哲刚到崇文门菜市场那会,因为摸不清状况,人地生疏,没有说黄瓜是自己种的,也是为了日后方便涨价。

到了全聚德那边,情况不同,又是另外一个说法。

不过,考虑到周青禾和菜市场的关系,他也不会承认,“黄瓜是在暖棚里长得,可不是我种的,我就一菜贩子,挣点跑腿钱。”

“诶,那暖棚烧煤取暖可得花不少钱吧?”

“这我就不清楚了。”李哲话锋一转,“周同学,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说。”

周青禾喝了一口茶水,润润喉,将对孙涛说的那些话,又重复了一遍。

听到周青禾想在自家大棚种蘑菇,李哲很是意外,蘑菇和其他蔬菜的种植有区别。

在李哲的印象里,大营村只有朱益民种过蘑菇,他还特意去参观过,收益确实不错。后来,他也尝试过少量种植,但因为经验不足,灭菌消毒没做好,导致滋生杂菌,大部分蘑菇被污染。

另外蘑菇对菌种的依赖很强,劣质的菌种出菇率很低,甚至可能绝收,李哲也没有辨别经验,后来就放弃了种植想法。

李哲问,“你以前种植过蘑菇吗?”

“我大二就跟着老师种,老师都是动嘴,从挑选菌种、配置养料、消毒灭菌、接种管理都是我操作的,整个种植过程我都熟悉。

我这次种的是最新研究出来的高产量平菇母种,抗菌强,保证能赚钱。”

李哲喝了一口茶水,“你能弄到多少菌种?生长周期是多久?蘑菇的具体产量是多少?最好能写一份详细的计划表。我让人带回去给菜农看,如果他觉得合适,明天可以带你去参观暖棚。”

周青禾打开随身的背包,从里面拿出一沓子资料,“我都已经写好了,你拿去看吧。”

李哲打开资料翻看,第一页还没看完,包间的门被打开,服务员端着盘子进来,第一道菜木须肉。

孙涛让服务员放到老李面前,“李叔,你尝尝这黄瓜好吃不?”

老李原本还想夹片肉,别人稀罕黄瓜,他家可不缺,但孙涛都说了,他就将肉片和黄瓜夹在一起放嘴里,“嗯,人家炒的肉片真嫩,黄瓜也脆生,好吃。”

孙涛笑道,“嘿,那指定错不了,这黄瓜就是咱家的,我今儿个早上才骑着三轮送到饭店后厨。”

李哲吃了一口木耳,“你昨天不是还抱怨东单市场的黄瓜不好卖了?”

“前两天东单市场确实有点卖不动了,可不是咱的黄瓜不好。东单市场那边买菜的都是附近居民,也就是尝个鲜。我就想着找个新渠道。

正好我一发小在这个餐厅干厨子,我就托他帮忙联系,昨个晚上才把这事敲定,今儿个也是头一遭送菜。”

老李问,“他这一天能用多少黄瓜?”

“五斤。”

“你给他的价格是多少?”

孙涛磕绊都没打,“七块一斤。”

“挺好的,往饭馆送要比自个卖省事。”李哲在扩展自己的直营销售渠道,但他不会抢中间商的渠道,孙涛把黄瓜卖出去,最挣钱的还是自己。

他也不担心这些中间商会抢先拿下销售渠道,因为他们压根没有这个能力。

李哲看中的是全聚德这种需求量大的销售渠道。

孙涛的进货量是两天30斤,一天只有十五斤,根本没有能力供应全聚德,其他中间商就更不用说了,每个人每天只有几斤的供应量。

李哲还是那句话,有钱大家一起赚,盘子越大,生意越稳,销售渠道越多,菜价越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