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之所以会在那么多的学生之中看好原身。
是因为原身从不参与那些书生之间所谓的小聚一番。
原身能牢记初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与那些整日在学堂中浑浑噩噩混日子的人不同。
那些人认为自己家中会为自己铺好后路。
所以整日的混日子。
而有些家境贫寒的书生也被那些人所感染。
也不用心做学问,一副得过且过的颓废模样。
夫子也与他们交过心,谈过话,似乎作用并不大。
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及时的醒悟了过来。
卢栖便是其中的一个。
原本的卢栖在别的学堂中就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
卢父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甚至连怀柔政策都用了。
卢父是实在没办法了,准备放弃卢栖,让他回家接管家里的生意。
这时却听说镇上有位弃官归乡的学士,就想着再试一下,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便托尽了所有的关系。
送卢栖进去了。
刚开始的卢栖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想着在哪都是一样的,还是整天的浑浑噩噩,一副不着边际的模样。
没想到这位归乡夫子,收的大都是比较有天赋的学生,像他这般托关系进去的学生是很少的。
所以刚开始的学堂氛围还是不错的。
直到后面来了一个硬茬,才改变了整个学堂的风气。
夫子也是发现了这个现象的。
又因着是友人介绍来的,夫子也不愿抚了友人的面子。
在哪里都是人情社会,所以那学生便一直都在学堂之中。
等夫子与卢栖谈过心后,卢栖便向叶胥看齐。
一副改过自新的模样。
卢父见儿子愿意认真学习了,想着这在朝廷上做过官的人就是不一样。
能把令自己头痛的儿子乖乖的学习。
高兴之余,又给学堂捐了许多银钱。
美其名曰:“改善改善学生的伙食。”
夫子愿意与那些学生交心的原因是:以他在看来,这些孩子,都没有坏到根里,若是将用在吃喝玩乐的工夫用到功课上,也不枉他作为一名夫子。
而在夫子这么多的学生之中。
夫子觉得,以原身的品性,将来会在官途上取得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