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故人与往事 > 第十八章 小会舅舅(第1页)

第十八章 小会舅舅(第1页)

第十八章小会舅舅

天刚傍黑,夜幕低垂,银色的月光洒落在乡间的田野上,夜风轻拂,带来一丝丝清凉之感,却也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村落里,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渐渐融入四周的薄雾,灶台上的火光跳跃着,映照出农妇忙碌的身影。那火光,不仅驱逐了屋内的寒意,也带来了家的温暖和食物的香味。

偶尔传来犬吠声,或是夜归的牛羊叫声,打破了这宁静的夜晚。但随着夜深人静,一切声响似乎都归于沉寂,只留下月光和星光在天空中静静闪烁。

此刻,老袁家又是另外的样子,孩子们在院落中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与夜晚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袁家的女人们,有的煮羊肉汤,有的开始收拾纺车开始纺花。

堂屋的门始终是敞开的,屋里的一盏羊油灯闪着红红的火苗,不时爆一下火头。

这是一天中老袁家的人最集中的时候,最热热闹闹的时候,虽然物质条件简朴,但那份质朴和纯粹的情感却是任何繁华都无法比拟的。

此时,不只是少不了过来凑着灯光做针线活的大闺女、小媳妇,也少不了袁广德、袁广博这样的人。袁广德、袁广博是弟兄俩,虽然和老袁家并不是很近,但也算是一个袁字,兄弟两个晚上没事便经常来玩,一是老袁家做着生意,人多热闹,再就是老袁家人缘好,大家都愿到这里说说话,打发打发晚上的时间。

袁广文、袁广德、袁广启弟兄三人,袁广文早早去世,袁广启打了一辈子光棍,袁广德则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玉山,一个叫金明,金明后来也逛集头,买羊卖羊,走到哪里都自称是袁广仑的侄子,他得到了袁广仑叔叔的真传,为此,他和我小名叫鑫祖的舅舅还打了无数次嘴官司,就为了争谁是袁广仑的嫡传弟子。

我姥姥看着说着话的袁广德,就把他喊道屋里,我姥姥还拉着我二姥姥。

袁广德正在外面谈兴正浓,抄着手过来问道:“大婶子,你叫我?”

我姥姥看着袁广德,说道:“二德,你是不是经常去龙巩集,从姚楼过的时候,有没有看见过小房。”

袁广德一愣,说道:“大婶子,我见过小芳兄弟,他经常在桥头玩,我从那里去赶龙巩集,就能看见他。”

我姥姥说的小房,是我姥姥的娘家侄子。我的姥姥娘家是人和村人南翟家,对于人南的的老姥姥、老姥爷,已经没有人有记忆了,我老娘唯一能记忆的就是她有一个舅舅翟建良,舅舅有一个儿子叫翟振保(小名叫小房),后来我舅老爷去了东北,在东北又有了一个儿子叫翟振卫。

我二姥姥的娘家在边河南的焦刘庄,姓谢。

我二姥姥问道:“小房咋样,他跟着他姥爷,肯定过得不咋样。”

袁广德摆摆手说:“那还用说,他娘改嫁了,他跟着一个孤老头子,那还能过好,还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在姚楼桥头玩,瘦得都不成样子了,我前几天还见了他。”

那时的我姥姥,娘家就一个哥哥,还在东北,没有音信,家里就这一个侄儿,跟了他姥爷,我姥姥听袁广德这样说,泪水就从眼里流了出来。

我姥姥擦一把眼泪说:“二德,你再去赶集的时候,就绕个弯,把小房叫来,这你二仑兄弟也要结婚了,叫他来喝喜酒。”

袁广德爽快地答道:“大婶子,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明天我就去赶集,我把俺小表弟捎过来。”

第二天下午,天上飘着薄雪,我姥姥正在屋里忙活着,听到外面有人喊:“大婶子,小房表弟来了。”听到喊声,我姥姥忙踮着小脚出来,看见了站在院子里的小房舅舅。那时,小房舅舅也就是八九岁,光着头,抄着手,衣衫褴褛,补丁叠着补丁,一条裤子很短,露着冻得通红的小腿,脚上是一双芦苇编织的鞋头。

他站在那里,有气无力,皮肤因寒冷而显得发白发青。他的手指粗糙,露着冻疮的痕迹,躲闪的动作中透露出一种不符合年龄的辛酸。

他抬头看一眼我姥姥,低头看着脚尖,竟然没有说一句话。

我姥姥一把搂住他,眼泪流着,把他往屋里拉。很快,收拾了我舅舅的一件棉袄、一双棉鞋给他穿上,又从锅里舀来两碗汤,拿来几个窝窝头,招呼着袁广德也一起吃饭。

此时,我老娘、广晴姨抱着门框看着小房舅舅,我广晴姨说道:“大娘,你怎么让这个要饭的坐我的板凳呢,他的裤裆还露着个大洞呢。”

我二姥姥过来,撵着小姊妹两个:“快一边玩去,这是你们的表哥小房。”

小房坐在那里,不由收紧了两条裤腿,脸也红了。

我老娘和广晴姨笑着跑出去玩了。

待到我二姥姥从屋里出来,袁广德跟了出来,来到门外,袁广德说道:“二婶子,也幸亏我过去,在姚楼桥头,我都没看见小房,我到了他家里才看见他趴在厨房草堆里,饿得都站不起来了,幸亏我带着的窝窝头,给了他半个,他吃了窝窝头才有力气跟着过来。小房咋到了这一步,他爹他娘去哪里了,也不知道传言是真是假。”

我二姥姥叹了口气说:“小芳的爹,就是你人南的舅舅,好好地在济南做生意,小芳就是在济南出生的,虽说不知道做什么生意,但也算赚了点钱,慢慢在人南也买了几亩地,家里也有吃穿了。谁能想到,日本鬼子攻占济南后,有一次抓壮丁,把一条街的两头都堵住,抓一个男人就扔到车上去,抓了几车男人运往东北,说是去东北挖黄金,东北到处都是黄金,挖出来黄金,个人一半鬼子一半。你舅舅也被抓,临走,还给小房的娘从里面捎出来话,让他娘俩回人和村,好在这几年攒下了几亩地,也想着再过几年回家来。小房的娘没办法,把自己家的生意兑给了别人,就回到人和村,她家在人南的茅草屋早就塌了,你俩就到了姚楼,到她娘家去住,她娘家就她爹一个人,虽说是有住的地方,但也没有多少地,人南的地,他们又不来种,那娘们在济南也是享福惯了,也吃不得苦,种不了地,又不能坐吃山空,就这样,人南的地慢慢就卖了,就剩下了一块林地,也就是有半亩的样子。那娘们看着一天天没饭吃,没钱花,就改嫁给一户人家做小。虽然她出身在农村,但在济南大城市待了多年,细皮嫩肉的,就被一家相中,说是生过男孩子的,身子也好。小房原来还有一个小姨,也是嫁给了别人家当小,这真是一根扁担把姊妹俩挑到云南,都是一般沉,都是给人家做小。小房的娘改嫁后,虽说是能照应着她家里的老爹、儿子,但也是身不由己,这样,小房和他姥爷就常常挨饿。”

袁广德问道:“人南的舅舅到了东北,没给家里捎过信吗,妗子怎么能随便改嫁呢?”

第十八章小会舅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