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牡丹花艳
一年后,我广中大舅从湖西军政干校毕业,跟着吕冬跃在湖西地委工作。我王大妗子开始还吵吵着要跟着去单县,但看着每个月我广中舅都把薪水寄到家里来,她也不吵吵了,说还是在家里好,家里人多,有看孩子的。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我广中舅离开单县,跟着吕冬跃去了菏泽地委。又过了一年多,他就到曹县商业系统工作去了。
1952年底,我大舅因身体原因,从成武县财政局长的位子上,调往鄄城县一中,任总务主任,当时行政级别为十九级。
在湖西军政干部学校待了一年后,学校整体转制为华北第二干部学校,并搬迁至北京,我三舅和战友们从单县出发,步行两天,到达商丘,在商丘上火车,奔向首都北京,在北京将开始两年的学习生活。许多年后,我三舅依然记得当时的平原省省长、省委书记的名字。
来到首都北京,什么都感到新鲜,我三舅感觉到一种新的生活开始了。
学校里面,除了考上来的我三舅这样的知识青年外,还有一些经历过战火洗礼、年纪稍大些的学员,除了努力学习外,学习的闲暇时间,有些人也开始关注起自己的个人生活。
军校里,我三舅最好的战友是来自沂蒙山的刘成刚,他早早参加八路军,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在家上过几年小学,被原部队推荐来学习。
我三舅在班级里年纪最小,大家都把他当做小老弟,他为人随和、仗义,性格开朗,学习成绩还好,更主要是长得帅,一帮老大哥们都喜欢和他交往。
平常日子,刘成刚就是天天和我三舅在一起,我三舅的底子好,学习新知识快,头脑灵活,没少帮助刘成刚学习。
又到周末,刘成刚来找我三舅:“老乡,今天晚上有集体活动啊,你跟着我去,帮着我参谋参谋。”
我三舅一听就知道,晚上是在学校食堂举办舞会,学校里举办过几次舞会了,也邀请地方上的姑娘们来,想着帮助这些战斗英雄、老学员解决婚姻问题。
我三舅摇着头:“我不去,那里乱糟糟的,明天上午我和褚子林他们有个辩论会呢,我是主辩手,我得准备准备,当前朝鲜战争的走势与我军的应对之道,这才是大事。”
刘成刚一笑:“为了这场辩论,你都准备一周了,我预测,我们能完胜褚子林。”
我三舅笑着说:“我和卞金辉没问题,一辩、二辩都能完胜褚子林他们,你这三辩就是助阵的,你这黑大个就是跟我压阵脚的,你当然不用准备了。”
刘成刚挠挠头说:“敢情我就是滥竽充数的,我也准备一周了吧,天天搞得我焦头烂额、头晕脑胀的,今天晚上就换换脑子,劳逸结合,先示弱于褚子林,说不定我们就能奇招迭出,一举击败褚子林呢。”说着,过来拉我三舅。
我三舅躲着身子:“好吧,我可在那里待不长时间,你看好哪位姑娘,你尽早下手,我给你长长眼。”
刘成刚急忙说:“我当年也是战斗英雄吧,一次战斗中我就枪挑三个鬼子,就跳舞、找老婆,我这还不是小菜一碟。我老娘每次来信都催我,我本家的哥哥弟弟都结婚,有孩子了,急得她老人家心里火烧火燎,就是催着我快点找个媳妇,我也是没办法。”
晚上七点,两个人早早来到食堂,早早有人收拾布置好,舞台上音乐已经响了起来。
我三舅刚刚进门,迎面就过来一位穿着白裙子的姑娘,对我三舅说道:“袁广辉,这可是你第一次来参加舞会吧,你不会是也和刘成刚一样来找媳妇的吧?”
我三舅涨红了脸:“我就是陪着刘成刚过来看看,我又不会跳舞,我找媳妇还早着呢。”
来人是吕丹丹,是吕冬跃的女儿,也是我三舅在单县一起入学的同学。吕冬跃早年参加革命,但他家是曹州的大户人家,家境殷实,吕丹丹自小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待到吕冬跃从徐州结束地下工作来到湖西时,湖西军政干校招生,自然吕丹丹也入学学习。吕丹丹在济南上过高中,也就比我三舅大两岁。
正是豆蔻年华,脱掉军装,穿着白裙子的少女如同初绽的牡丹,静谧而生动。她的眼睛细长,闪烁着青春的光芒,既温柔又敏锐,仿佛能洞悉人心的最深处,目光流转间,洋溢着青春的欢快。她的嘴角总是挂着一抹灿烂的微笑,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与热情,足以感染和她在一起的每一个人。
吕丹丹既是领导的女儿,来自大户人家,还学历高学习好,尤其是皮肤白、非常漂亮,再兼其来自牡丹之乡,在湖西时赢得了白牡丹的称号。
这样漂亮、优秀,来自于不一般家庭的吕丹丹,虽然是同学们背后谈论的焦点,但大多还是自惭形秽,只是远观而已。
吕丹丹大大方方地看着我三舅说:“那还不好说,今天你就跟着我,我一晚上就教会你跳舞。”
刘成刚看着吕丹丹,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心道,在一起跳舞就要牵着手、搂着腰,我要是能搂着吕丹丹的腰,那我今天晚上都要快乐得睡不着觉。
我三舅急忙摆着手:“你教刘成刚吧,他这两天在宿舍搂着一把椅子练习着呢,还买了一双新皮鞋,就等着今天一展身手。”说着,我三舅笑着看着刘成刚,刘成刚红着脸指着我三舅。
吕丹丹看一眼刘成刚说:“老刘,你看你笨的,你还是先搂着椅子跳吧,你先练得差不多了再邀请姑娘吧,我先教袁老弟,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