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涉及到了对内和对外的问题,一些在企业做宣传管理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一点。
对内增强职工自信心,提升集团凝聚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对外拓展品牌形象,为业务、人事、宣传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一次文艺汇演可不仅仅是安排了这一个讽刺和批评的节目,还有相声呢。
对内开刀,也是一种企业文化。
老李看到的便是更高级的内容,是在他的领导下,红星钢铁集团的包容与进步。
平时他做了很多工作,可这些工作无法体现出实际价值来,上面领导怎么看他的工作呢?
现在有了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不用汇报给领导,而是让领导从普通群众的口中得知。
你说这种宣传高级不高级?
所以,有讽刺,有批评,李怀德并不恼,反而是赞同李学武对宣传工作掌握的功力。
总而言之,广大群众对这一次的汇演很满意,集团职工和干部们也很满意。
集团领导们就更不用说了,宣传工作还是讲究专业性的,他们确实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
实在也是没想到,节目还可以这样反转。
所以对于机关里传出来的,有人说他们懂个屁的文艺这句话也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
文艺汇演当天,在工业展览馆举行的文化展也开幕了。
借着当天的人气,可是没少收门票。
就在群众们积极参与集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时,李怀德带着李学武等人登上了前往津门的客船。
我都这么辛苦了,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这一次出行并没有赶上大型客船,而是调了新入航的小型客船。
五百吨,可以容纳40名乘客,速度更快。
李怀德轻易不冒险的,不过他对这条航道以及营城船舶的制造技术还是很有信心的。
更有信心的是,船上可有不少集团领导呢。
要死大家一起死?
除了李怀德和李学武之外,谷维洁、薛直夫、苏维德以及景玉农也在。
集团班子成员很少这样集体出行的,除了没有必要的业务需要外,也要强调安全性。
就像怕死老李想的那样,真要船翻了,一船人都交代在这,集团怎么办。
李学武不知道他的想法,否则非得给他踹下去不可,没有说一上船就想翻船的。
集团班子十一个人,现在出来六个,老李给出的名义是度假,实则是什么大家都知道。
鲁迅不是曾经说过嘛,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他是想上了这条船,大家就有了百年的缘分,更加的团结。
只是他不知道,这条船上还有千年的缘分呢。
小船上不适合开茶话会,且看了一下午的节目,大家都很累了。
上了船以后,班子成员各自回了休息室,畜养精神,到了津门还有节目呢。
当然了,不是文艺节目。
此去津门,虽然说是老李为了笼络人心,可也真正有工作意义和目的的。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施工,红星钢铁集团在津门的海滨度假区已经有了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