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站起来的过程中,承受本身的压力,还有外在的压力。
站的越快,压力越大。
这个时期所有项目,所有对外的环境都会发生质的改变。
「这是必然要出现的」
李学武目光坚定地说道:「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也不可以阻挡咱们站起来」
「哪怕是舍弃,哪怕是多奋斗几年、几十年,也要先解决脊梁骨的问题」。
李学武的话直透人心,让站在门口的栗海洋和沙器之如醍醐灌顶一般,从头皮麻到脚跟底。
李怀德也是点头承认这一点,但他更可惜当前的大好形势。
今日中华之崛起,必然要牵动整个世界格局的改变。
而早有瞩目的外界一定会对今日之事做出必要的回应。
他不是怕了,也不是心疼钱,就是觉得有些可惜。
但真要论起来,这一声响无论什么时候响,都是应该的。
越早越好,哪怕没有交易会,哪怕没有这次获得的机遇。
爱国,不分高低贵贱。
「要警觉啊」
李怀德缓缓地说道
:「想办法联系到玉农同志,告诉她,坚决扞卫交易基本原则,要慎重对待这件事引起的变化,时刻警觉外来因素干扰」。
「明白」
栗海洋听到领导讲完,没有其他叮嘱,这才转身去了无线电室。
沙器之走进包厢,给两人倒了茶,又退到了门口。
李学武思索片刻,道:「回京后,应该尽快完善经济贸易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结构」
「我建议,针对外贸工作应该成立专门的办公室,全面负责情报收集、贸易管理、合作协调和其他组织工作」
「尤其是在与其他项目管理办公室进行工作对接时,要起到应管尽管,全面服务的作用」。
「嗯」
李怀德点了点头,皱眉道:「这件事你抓一下,看看谁比较合适负责这个业务,回去后就要办」。
答应了李学武的请求后,李怀德又提醒道:「要严肃注意外部形势变化,必要时要有一定的制约手段」
「尤其是在对外贸易上,不能出现污水倒流的现象」
他还是比较在意思想上,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变化,更担心对外贸易的发展引起一起局部的负面反馈。
李学武认真做了笔记,答应回去后就组织研究,针对相关的问题展开业务学习和纪律学习。
抓思想,抓纪律,不是放弃对外贸易,而是调整自身形态,以更好的方式去合作。
钱是李怀德自己辛辛苦苦赚回来的,他哪里舍得丢弃。
这么严肃,这么认真,就是在保护这些项目平稳着陆。
否定这些工作,不就是在否定他的这次出行,也否定了他一直以来坚持的管厂政策嘛。
李怀德不会错,李学武也不会错,就算是外部形势发生错变,他们也得给这些风掰正了再吹。
-----------------
火车是下午一点多到的京城,两人是两点钟上的班。
是的,火车到了轧钢厂,跟迎接的队伍打了个照面,接着就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