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到就做得到。按照设计,蒋梦言将上一世淘汰的金丝绒窗帘布按尺寸裁好,用中黄的棉布滚边做成幡底,把“雪梅印画摊”五个大字描写在白色的医用胶布上,用剪刀剪下字样后揭下背纱,贴在金丝绒底布上。
一幅“雪梅印画摊”布幡,就这样做成了。
还缺一张摆放印台的方桌、得去找达婶帮忙。但今天暂不分心了,因为他要进行试印刷,以检验印刷技术的可靠性!
他将刚刚做成的印刷箱拿出空间,摆放在许奶奶提供的前屋空房间的一张旧桌子上。他要进行“文化衫”的第一次印制。
第一步,掀开箱盖,在第二层卡槽框中上插入一块已经做好的丝网印版,用活动螺栓可靠固定。
第二步,向上掀开第二层丝网印版,在承印基台上铺上待印的衫子。调整核准衫子的位置,确保印图位置准确无误之后,向下周拉平,在基台下方用竹夹固定。
第三步,油墨调色。按照图案色标将丙烯油墨进行调配。在调色的过程中,在使用稀释介质的同时,还加入了专用的快干固化剂。
第四步,将调配好的颜料用刮刀转移到滚筒上,推动滚筒在调墨板上来来回回的推动,让颜料均匀的沾染到滚动上。
第五步,将第二层丝网印版压低至衫子的预印部位上,把均匀沾染了油墨的滚筒,在丝网印版上来回压滚,将滚筒上的油墨透过丝网印在衫子上。
五步过后,他掀开丝网印版查看,一幅“小白兔吃萝卜”的图案已经呈现。但要表现出小白兔的红眼睛和它抱着的红萝卜,他还须进行二次套色。
要进行第二次套色印刷,就须等到第一次印刷的油墨干燥之后才可以进行。否则,第一次印刷的图形和色彩都会遭到破坏。
使用了固化剂的油印层,可以在10分钟之内固化干燥,达到二次印刷的条件。当如果是批量印制,就不需要费时间等待干燥。因为一次印制五件以上的话,等到印第二遍色时,最开始付印的衫子上的油墨就已经完全干燥了。
10分钟之后,又重复了一次五步动作,蒋梦言完成了第二次印刷。如法炮制,他又加印了后背上的数字号码。这样,一件“印画衫子”前胸和后背上的所有图案,就全部印制完成了。
在成功印制出第一件衫自之后,蒋梦言一鼓作气,连续印制完成了十数件不同图案的样品。看时间差不多了。他开始清理收拾,用稀释剂清洗了滚筒、刮板和丝网版。合上箱盖,他要下班了。
通过这一次试印刷,手工丝网版印制文化衫的技术,已经得到全过程的印证。走向市场已经没有任何技术障碍。他完全放心了。
恰好许奶奶过来叫蒋梦言吃晚饭,看到挂在凉绳上的十数件样品衫子。一个劲地夸赞:“好看,太好看了!梦言,你能印出这么好看汗衫子,我看你们姐弟这次也一定能够大赚!”
“是吗?奶奶,借您吉言。一定大赚!”
“但是奶奶,您可不能置身事外,您必须跟我们一起干,赚了钱我们给您发工资好不好?”
“唉,不好!我可帮不上什么忙。老话说‘无功不受绿’,我可不能要你们的钱。”
“奶奶,见外了不是!这是不想认我当亲孙子了?”
“认,我认。好吧,我每天只能帮你们做做午饭,让你们摆摊回来有口现成吃的,仅此而已。”
“好的!奶奶,咱们一言为定!”
其实,蒋梦言的初衷不是要求奶奶为他们做饭,而是想让奶奶融入他们的事业,成为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要让许奶奶有满满的获得感。
祖孙开开心心地吃了晚饭,各自回房休息。
27号下午,蒋雪梅和蒋雨竹从放鹰台回来。她们看到蒋梦言已经印出了好看的衫子,惊喜无比。对这次项目实施的成功,有了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