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和你祖父离开京城的原因。”
“陛下坐上皇位,虽然有我的功劳,但毕竟已经过了几十年,再大的恩情也该淡了,更不用说若有一日太子登基,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不过是他们念着旧情,厚待几分。”
没有落得飞鸟尽良弓藏,大长公主知道,既是陛下对她的敬重,更是陛下对她的忌惮。
君王不仅要权势,还要名正言顺,民心所归。
所以,若非万不得已,皇帝不会动她。
“近日,我得了消息,南诏此次遭到重创,他们的探子已经入京了,意图报复。虽不知他们要做什么,但此事牵扯到了公主府。”
许灼华面色一凛,“南诏和公主府有何关系,您退出朝政多年,祖父也早已不管军中之事,这实在是。。。。。。”
荒谬二字还没说出口,许灼华在电光火石之间,却抓住了另一个关键之处。
她一时没忍住,抬手捂嘴低呼道:“难道,有人想借此事,诬陷您和祖父?”
大长公主面色沉重点头,“此事虽还没有确认,这个消息也来得极为隐秘和不易,但既然已有风声,我便不得不警醒。”
大长公主参与朝事多年,每一次避开险情,每一次押对选择,不仅靠的头脑,更是敏锐的直觉。
越是捕风捉影之事,越需要警惕。
“如今我在明,敌在暗,这次我和你祖父离京前往封地,也是想退到暗处,将谋划之人找出来。”
此刻,许灼华心中除开震惊和担忧,也在抽丝剥茧往深处想。
她起身跪在大长公主身边,愧疚道:“此事,只怕是冲着我来的。”
“祖母虽然声名在外,但早已没有实权,那些人费尽周折对您下手,又能得到什么好处?无非,是想将我也牵扯进这个局里。”
“是为了太子妃之位?”
这只是许灼华的猜测,但看到大长公主赞赏的眼神,她便知道自已猜中了她的心思。
这人,会是谁呢?
“快起来,”大长公主伸手扶她起来,“你倒是机敏,转瞬就能猜到这上面去。但如今说这些还为时尚早,未确定之前万不可打草惊蛇。”
“祖母说的是,等进东宫的人选确定下来,咱们的范围也缩小了。”
可一想到有人如毒蛇般藏在暗处,只等着时机给她们致命一击,许灼华的背脊就生出一片寒意。
“祖母,若是。。。。。。若是我早些怀上嫡子,是不是就不会生出这种事端?”
大长公主看着她,柔柔笑了笑,抚着她的发鬓道:“桃桃,一旦进入皇家,踏入后宫,争斗就已经开始,也再无休宁之日。”
“后悔的话都别说出口,咱们往前走就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永远别怀疑自已。”
“答应我,好吗?”
“好。”只有在大长公主面前,许灼华才会觉得自已是没长大的孩子,是需要被鼓励被保护的弱者。
也只有在大长公主面前,她才敢将自已内心深处隐藏至深的彷徨和怯懦示于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