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是个明眼人,基本上都能看得出来。
这场旷日持久的中日战争,必将以日军最终的战败为落幕,眼下的小鬼子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正如在指挥部吃缴获的日军罐头的时候,高兵打开其中一个罐头之后说道:
“大家瞧瞧,抗战初期的时候,咱们缴获的小鬼子的罐头那是啥做的?
纯牛肉做的!
一口吃进嘴巴里,那叫一个实在。
现在呢,这罐头是啥做的?
杂肉,甚至还掺杂一些不知名的杂粮,糊弄小鬼子给做出来的。
这说明啥?”
有连长笑着说道:“团长,这说明小鬼子现在这罐头的做工是越来越不行了。”
高兵却是摇了摇头,“这背后还有深意,这说明鬼子的物资供应不足,小鬼子现在的日子也是越过越苦了,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部队的作战。
所以就连这牛肉罐头都开始糊弄着生产,以节约资源。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冬天,对于咱们来说是不好受,但是咱们八路军今年来条件改善,至少还有棉衣穿。
至于那占领区的小鬼子,恐怕连棉衣都没得穿喽!”
而事实如何呢?
也的确如此。
此时的日军部队由于后勤供应的不足,往年每隔两年都会发一套的厚实的棉衣,眼下已经隔了三年都没有发了。
在这个异常寒冷的冬天,大部分的小鬼子还是穿着几年前所发的破棉衣御寒。
而这些棉衣由于在战场中极容易造成破损,早就已经打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坑坑洼洼的。
但就算是这样,有的穿就没错了。
另外,当初中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小鬼子为了打造精兵作战部队,鬼子对于士兵每日的军粮供应,那是有相当讲究的。
每天要吃多少精米,吃多少肉,配多少盐巴和味增,条条框框都列举的清清楚楚。
能保证作战的士兵获取每天的营养所需,保证体能和健康,最充分的发挥战斗力。
按照当时的标准,每个小鬼子每天能吃精米将近两斤,精肉将近半斤,再加上各式的盐巴味增之类,甚至还会发一些小零食,随时在战斗之余,饥饿的时候补充体能。
那时候鬼子的作战部队后勤供应充足。
鬼子士兵们的生活条件简直不要太好。
而眼下的却是今非昔比了,鬼子们的伙食标准是一降再降。
早就没有标准了,是逮着什么吃什么。
几个月前的大扫荡中,其实日军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在沿途扫荡的时候。
打进村子里,一群小鬼子就像是饿极了眼睛的老狼一般,见到什么吃什么。
地里的红薯,家里随便搜出的玉米坨子,有些甚至半生不熟的就往肚子里塞。
可想而知,面临这个严寒的冬天,小鬼子的日子过得有多苦。
此时,阳泉县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