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河据点的方向一口气打到了中央的树林区域,紧接着又从树林区继续向大河沟的方向逃窜。
到目前为止,双方的战线已经拉出了将近四五公里的路程。
一路追击的日军几乎追的是溃不成军,而一路后撤的八路军战士们同样撤出了相当长的兵线。
双方局部的交战有的时候甚至是十几个小鬼子和几个战士的交战。
战士们即便是落了单,照样是单兵和日军进行交战。
再加上向大河沟方向撤离的过程中,战士们如果全部聚集在一处,反倒有可能被鬼子集中兵力全部消灭。
所以向大河沟方向迅速后撤的过程中,刘大柱和董三刀等三位营长,迅速的做出了新的方案调整。
提前让各营的战士们,以班为单独作战单位。
甚至几个战士作为一支单独作战单位,彻底拉开散兵线,将广阔平坦的地势全部用作撤离的舞台。
让鬼子的优势火力,和炮火的优势丧失殆尽。
鬼子总不能拉出十几门火炮,朝着几百米外,只有四五个八路军的区域进行炮轰吧?
那打死四五个八路军战士的代价,还比不上浪费的炮弹造成的军事上的损耗呢!
消息传来后,在老鬼子关内等军事指挥官看来,是这些逃窜的八路军已经彻底的没有了队形,彻底的溃散在奔跑。
那么这种情况下,正是消灭这些土八路的绝佳的机会。
此时已经被老兵战士们彻底打出了火气,恨不得将这些老兵战士们全部碎尸万段的关内,再不复平时那么的冷静。
他当即下达命令,让追击的士兵们继续火速追击。
并且下达死命令,要将这些该死的土八路全部消灭,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个不留。
就这么着,随着继续的追击。
随着老兵精锐们有意地拉开散兵线,鬼子部队不断地进行分散,原本可能两个大队的兵力追击,紧接着两个大队变成了五六个中队,五六个中队又变成了一二十个小队,一二十个小队甚至有可能变成五六十个小分队。
日军的兵力被分散成一小股一小股,继续向前追击。
当真是追的溃不成军,跑的也溃不成就。
在这种情况下。
其实如果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这些老兵战士们迟早会被身后更多的小鬼子和伪军追上,最终陷入九死一生的困境。
但实际上,这是刘大柱等三位营长和高兵,吕大友,还有李云龙等几位团长,提前设计好的作战计划。
这是最后一步计划。
本来就是为了将小鬼子的兵力彻底的引诱分散。
如此一来,在随后28团的主力从大河沟两翼火速向日军的侧翼进行突袭的时候。
战士们就可以迅速的展开作战,以兵力优势,用八路军部队最为擅长的穿插迂回分割包抄战术。
将这些小鬼子一股一股的在局部上,以绝对的兵力优势,迅速的吃掉。
这就是最终在日军的空中增援抵达前的20分钟。
一口气吃掉关内连队所有日伪军兵力的作战方案。
此时的老鬼子关内,明显还没有意识到情况的危机。
直到随着时间继续的流逝,一路追击的日军的兵力越发的分散,而且马上就要接近大河沟的方向。
在后方临时指挥部,关注着前方战局,并且在军事地图上看着代表着帝国部队不断分散,追击的犬牙呲互的军事移动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