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七年过去。
时间到了建立小楼后的七年又九个月。
张逢还在找公式,穹顶也在演算。
但就在这个时间里,张逢所注意的另一个事情出现了。
那就是部分人开始抢夺算力了。
并在一些大会上,他们指出了算力的重要性,还有对于文明发展的必要性。
而对于穹顶的研究。
他们更多是不在意的。
因为张逢说研究这个项目的时候,只是说它可以作为自然灾害的‘避难所’,但却没有说明世界将要面临毁灭。
所以随着超导慢慢普及以后,一些救援行业迭代升级以后。
很多人就觉得以目前的科技与医疗设施,绝对能很快的实现‘平常的灾难救援’。
继而他们对于这个穹顶的研究项目,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包括一开始他们支持张逢,也是看重张逢的出力,以及在意张逢是不是外星人的身份。
再加上穹顶这个项目,确实是看着非常有用,只要等研究成功以后,往一个城市上一罩,就能防着飓风。
这个研究在超导没有普及各行各业的早期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
张逢也是这样给他们画饼的,可却没有说出什么世界灾难的理论。
毕竟经过这几年的研究,张逢也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因素,能拿出这个必然毁灭的证据。
所以真要说这些,人家虽然肯定会预防,但更多会觉得危言耸听。
再者,就算是再预防,也不可能像是如今一样,大幅度的倾斜算力,到一个穹顶项目上。
这对于文明发展等等之类,都是完全不合理的。
简单来说,就是科学生产上的绝对不严谨,还有对全球的绝对不负责。
哪怕张逢说穹顶可以实现‘星际移民’,也是没有一点鸟用。
因为想要移民,首先得造一艘能携带大量物质的‘星际飞船’吧?
不然,真靠平常的飞船,去月球上打造一个穹顶,那真是来来回回的累死人。
就算是月球上的物质可以实现穹顶的材料。
但人和仪器都得带吧?
还有移民的人也要带上吧?
真要靠以往飞船的容量,这估计得来回跑几十年。
尤其真要移民,也不可能说是就移一个月球。
万一以后又移居其他星球,其他星球总不能也用原先的飞船,然后又来来回回的几十年吧?
所以在最基本的理论与实际中的工程逻辑上。
张逢就算是说‘穹顶移民是大事’。
但更多的人会指出,‘自己在本末倒置、别有用心’。
并且在张逢想来,这个也正是这个世界的难点。
那就是怎么让全球统一,且相信自己?然后统一研发穹顶,并对抗灾难。
对此,在小楼建造的第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