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王祖贤天地玄门 > 第30章 超渡(第2页)

第30章 超渡(第2页)

徐霞客不必细翻《水经注》就知道,潼关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如此重要的地点如果郦道元都没有记录全,那么他这本书也就没什么价值了。所以他到潼关,不过是前往洛阳的一个中间站而已。他骑着一匹马,又拉着一匹马,两匹马都是马氏马场的好马,一路前行,九十里路,不到一天时间已经抵达。进入潼关时,还不到申时。

徐霞客看看天色尚早,不由得就想游一游潼关的风景,只是这一带论起风景来却没什么好看的,只有一个太子坟。于是他问明方向,就纵马向太子坟而去。

太子坟的由来是在唐代。相传武则天主持朝政,将中宗皇帝李显贬为卢陵王流放房州。

李显一行从长安越秦岭、过驿栈到陕南。从安康至房州的旧官道上,沿途山高林密,人烟稀少,食宿困难。

途经女娲山时,车马劳顿的他们慕名投宿女娲庙,准备休整数日。没想到途中感染伤寒,李显在庙里一病月余未愈,幸得一小和尚鞍前马后日日伺候起居,天天照顾饮食,事事无微不至,李显方才康复后继续启程前往房州。李显为感谢小和尚,临行前将其收为义子暂留庙中。

李显赴房州后一些时日,蓦然接到圣旨,诏其回宫封为太子。回去的时候李显未经平利取道岚皋。李显后来登基称帝,虽朝务缠身却未忘昔日有恩于己的小和尚,差人快马前往女娲山,诏义子小和尚进宫受封。遗憾的是李显离庙后,小和尚染疾而终。李显遂下诏受封小和尚为皇太子,遵从僧人习俗就近厚葬,故此坟得名“太子坟”。

《新唐书》“则天皇后”一章中有这样的记载:“光宅元年二月,废皇帝为卢陵王幽之……圣历元年三月,召卢陵王于房州,卢陵王至自房州……立卢陵王显为皇太子……”又在“中宗”一章中记载:“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也。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高宗崩,以皇太子即皇帝位,而皇太后临朝称制。嗣圣元年正月,废居于均州,又于房州。圣历二年复为皇太子。”平利是去房州的必经之地,汉白官道途经女娲庙。史记李显的这些经历与“太子坟”的来历相印证。

“太子坟”独居潼关的女娲山之巅,徐霞客在山下寄存了马匹,漫步而上。那女娲山并不高,不一时就到了。徐霞客细看过去,只见这坟的占地规模、形状也与当地丧葬习俗迥然不同。一般而言,当地的坟场占地略大于一张床位,坟头状为大小头,即头大尾小、头高尾低。而“太子坟”成周长约十丈、高约两丈的半圆型,周围用青石砌成,上覆黄土,倒也很是独特。只是,坟毕竟是坟,这坟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霜,已经破败不堪,周围又少游人,徐霞客看着这坟也没什么意思,于是转身下山。

下得山来,已是酉时,徐霞客见路边有一个很整洁的饭馆,于是走了进去,打算吃些东西充下饥,休息一晚,明日就离开潼关奔芮城。进了饭馆,却见里面已经坐了三个人,其中两人背对自己,一人面向自己。那背对自己的两人从衣衫上看明显的很华贵,但又有区别,看起来是一主一仆,而且那主是个年青女子,面向自己的人却粗手大脚,粗布短衣,一看就是本地农夫。

徐霞客本想找个桌子坐下,但看着那女子的背影,却感觉着十分的熟悉,一时有些犹豫。那女子和身边的仆人听得身后有脚步声,也回头来看,三个人同时“啊”了一声。

这女子原来是江小玉,而那仆人,自然就是赵大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江小玉和徐霞客同声发问。

江小玉咯咯一笑,对徐霞客说道:“你先不要说话。我来说,我来潼关玩儿来啦,潼关的太守是我爹爹的好友,我是昨天到的,要在这里好好儿的玩儿几天呢。你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霞客笑道:“我的经历要说起来可就复杂了,如果简单的说,就是:我是从华县来的,才到。”

江小玉的眼睛都笑的眯了起来:“你的经历很复杂?那可太好了。来来,咱们一起坐,你还没吃饭吧?我才点了菜,你来一起吃,在菜上来之前,咱们一起听故事。”

徐霞客一边就坐一边看向赵大,心中疑惑,不知道江小姐巴巴儿的到这里听什么故事。赵大笑道:“徐公子好,不必那么看着我。江小玉坐在这里等菜无聊,让我找个会说故事的,我就在门外找了一个。”

徐霞客心想这江小玉的性格还真是可爱,只是面前这人就是一个农民,会说故事吗?

江小玉却全不在意,对对面的人说道:“胡三哥,您说故事吧。”

那胡三哥咳嗽了一声,用浓重的陕西腔讲了起来:“西汉末年,奸相王莽篡位,派人缉拿皇室太子刘秀。刘秀当年才十二岁。为逃避追捕,潜逃南阳。一路上王莽的追兵不断,险象环生。”

徐霞客心中暗自赞叹,看起来还真是人不可貌相,这人一身农民打扮,说起故事倒很是文雅,居然能用上“险相环生”这种成语。

胡三哥继续说着:“刘秀为躲避追兵,只能顺秦岭山脚小路逃走,没想到,山路上酸枣树很多,那枣树上弯弯的带钩的倒刺不时地挂住刘秀的衣服。不仅扎疼了手,还影响了走路的速度。这时后面追兵的呐喊声已经隐隐约约地传来,刘秀心里着急,生气地说:‘这酸枣树上就不该有这带钩的刺!’人常说,天子口里无戏言,打那以后,家乡沟塄上的酸枣树上就没有带钩的倒刺了,酸枣刺都是端直直的,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江小玉“哇”了一声,说道:“怪不得这一带酸枣树上的刺都是直的呢。”

徐霞客心中暗笑,心想这事儿只怕是倒果为因了,其实是因为酸枣树上的刺是直的,才编了这个故事的。但胡三哥见江小玉入戏,更是兴奋,继续讲道:“一日,顺着山根小路刘秀好不容易走到潼关南塬上,回头—看,远处尘土飞扬,追兵快到跟前,可眼前是一片平地,该在何处藏身?再—看,有—个人正在犁地,套着—匹马和一头骡子。刘秀说:‘要是我的天下呀,一犁耕下去三尺!’

农夫扶正犁,挥起鞭子,一犁下去,泥块一翻,竟耕下去三尺深。刘秀就势往犁沟底下一躺,耕田的把泥土往他身上一盖。犁地的扶着犁走近了,那马机灵,蹄子底下又是空的,见犁沟里有人,便避开了;可那骡子蹄子本来是实的,又很笨,便踩疼了刘秀!

刘秀低声骂道:‘你这个不生养的东西!’从那以后,骡子就再不会下驹了。这时追兵已离得很近。一只八哥从空中飞过,瞅见了躲在犁沟中的刘秀,便叫着:‘刘秀犁沟!刘秀犁沟!’刘秀气得骂道:‘可恨的八哥闭嘴!’从此八哥不会说话只会学舌。这时,几只喜鹊飞过来了,他们赶紧为刘秀解围:‘喳喳喳,不在这!喳喳喳,不在这!’王莽的追兵看着这一大片平地,也听了喜鹊的话,便调转马头到别的地方追寻去了。刘秀感激喜鹊,随口说道:‘喜鹊真是报喜不报忧的喜鸟!’呐喊声远去了,刘秀从犁沟里爬起来继续往前走。”

这一回连江小玉听着也有些不对头了,她轻声嘀咕着:“他既然那么大本事,就说一句追兵都不许追了,追兵不就都没了?”

“您说什么?”胡三哥侧过耳朵大声问道,看来他的耳朵不大灵。

“我让您继续讲!”江小玉大声说道。

胡三哥开心的笑了起来,继续讲道:“这时候,刘秀已经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他看见了一棵桑树,上面结满水淋淋的桑葚。刘秀美美地吃了一顿,不渴也不饿了,便继续赶路。

到后来,刘秀得了天下,当了皇上,还念念不忘逃亡路上的遭遇。他为了感谢喜鹊,特意拿了一只白玉镯子要给喜鹊戴在脖子上。

喜欢天地玄门请大家收藏:(xiakezw)天地玄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