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大步离去。
……
翌日,晨阳初生。
秦凡吃过早饭后,下令让骑兵以衙役的身份赶往各村,然后让各村村民选出三名代表到县衙叙事。
骑兵们立即照办。
当消息传入村庄,村民们都有些慌神。
村子的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老人们坐着,年轻人则站在周围。
村中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拄着拐杖起身,轻叹道:“此行前去,怕是凶多吉少。”
一名年轻人从人群中迈出,大声道:“三叔公,我去!”
“滚下去。”
老人瞪了那年轻人一眼,随即看向在座的老人,“娃们还年轻,总不能让他们去冒险。
咱们这群老头子半只脚都进棺材了,要死也是咱们先死。
几位老伙计,你们觉得呢?”
另一名老人开口:“走吧老哥哥,都活这一把年纪了,就算要去黄泉,咱们哥几个能结个伴,也不至于路上孤单。”
周围的村民们低头不言,年轻一些的则都紧握双拳。
就这样。
每个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都自愿前往县城,且心中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骑兵们三人一组,将各村老人扶上马后,策马赶往县城。
抵达县衙后,二百五十余名老人站在县府院中等候着。
院中备着与人数对等的马扎,但却无人入座。
他们的眼神中难掩恐慌,却又夹带着赴死的坦然。
这时,秦凡走了出来。
当老人们看到秦凡时皆愣了一下,因为他们之中有人见过县官。
那县官可不是这副模样,更不可能如此年轻。
秦凡面带微笑,问道:“诸位为何不入座?”
不待老人们回话的,县官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低着头站在秦凡身后。
老人们见状,相视一眼后便齐齐落座。
无非就是一死,他们在来时便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秦凡入座,大声道:“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如今村中每户约有多少亩地?”
不少老人闻言轻叹。
果然,这官府又盯上他们的地了。
一老人道:“回大人话,村中每户人家的田地皆不同,多的有三亩,少的连一亩地都没了。”
“这点儿地够生计?”
古时粮食产量低下,一户人家最少三四口人,这点儿田地的粮食还需交税,剩下的再怎么省着吃也是不够的。
“自然是不够的,毕竟村中的田都是劣田,每季粮食的产量比起良田少了近四成。”
良田都被地主通过各种手段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