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跟在村里一众婶子婆姨身后,头一回见到莫家二郎。
那男的竟是高大、挺拔、魁梧,一身粗布墨色衣服穿在他身上也比寻常男子看着更有气势,大丫站在他身边竟也显出有几分娇小。
大丫这几日在娘的教训下已是憔悴不堪,再加上她畏畏缩缩的样,别说是她,家里的婆姨们都觉得像莫二郎这样见过世面的男人是定然瞧不上她的。
哪知变数就这样发生了。
那日观里有个小儿调皮,趁着他娘找道士问事的时候爬到香炉上面。
眼看着那孩子已经一头栽进去,大丫不顾自己烫伤,伸手把孩子从香炉里捞了出来。
幸得她眼疾手快,孩子几乎没怎么碰到滚烫的香灰,大丫的手上烫起了一串热泡。
娘当时急坏了,上去就不顾颜面地要给大丫一顿打。
“好不容易相看一次,你这要是受伤留了疤,往后谁还要你?
你这是存心和老娘做对是不是?”
那莫二郎一下就制住了她娘,当场就应了这门亲事。
当时不但她愣了,在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只有山上打樵回来的道士看得哈哈大笑。
莫二郎第二天就找了小墅村的村长媳妇儿来提亲,还给大丫送了治烫伤的药膏。
下聘的时候,聘礼里还有他亲手猎的一对大雁。
娘拿了聘礼,却只给大丫置办了一床棉被做嫁妆,这棉被里还塞了不少芦苇絮子。
嫁衣更是没有的,就一个包袱送上了牛车。
本以为大丫这次嫁过去,肯定是有的苦受的。
谁知大丫过门第二天,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莫二郎竟然请了里正过去说要分家。
按说父母在,不分家。
那莫二郎不知用了什么法子,不但说动了里正,还请了莫家族长出面。
分家后,莫二郎趁着冬闲起了砖瓦房,院子里还打了口井
不仅如此,还买下了小墅村的五亩旱地,五亩水浇地。
临行前租了出去,大丫以后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专心在家带三个孩子就行。
钟大丫竟然一下子过上了半个地主婆的日子!
那时她才猛然发现,她姐钟大丫竟然有可能嫁得比她还好!
就说大丫家的青砖瓦房,村里能有几个比得上的?
好在莫二郎很快就走了,娘怎么会让她如愿呢?
大丫从小被娘吓唬惯了,三言两语就交代了莫二郎给留下的银钱。
谁能想到那男人居然还给她留了银子?!
足足十五两,三个五两的大银锭。
他们全家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大的银锭,那么多的银子。
娘把莫二郎留下的银子收了过来,算上大丫的彩礼,她们家从大丫身上得了整整二十三两银钱。
要知道二两银子就够一般农户家一年的花销了,要不她哥也不可能娶到镇上童生家的女儿?
大丫的就是她们家的,用冯氏的话说,那三个小崽子一年几斗米养着就行。
就算哪天莫二郎回来,再想法子找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