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用猜,肯定是我偶像陈昭老师写的《牧马人》。”
钱书安在国外留学了几年,说话的用词也比较前卫。
整个人的性格大大咧咧的,天生的自来熟。
在他的心里,《牧马人》绝对堪称本次征文大赛最优秀的作品,《牧马人》是无可代替的存在。
《牧马人》要是都拿不下第一,那他就去找总编闹,一哭二闹三上吊。
“赵小姐,你就别吊我的胃口了,现在告诉我结果吧。”
陈昭心里也有点期待,怎么说也是穿越到了1978年来的第一部作品,陈昭还是希望能够拿出好成绩的。
“陈昭,你终于来了,老夫等你很久了。
张志业终于给我送人才来了。”
忽地,总编室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走了出来。
老人一头花白的头发,戴着眼镜,年龄虽上去了,但是精神却炯炯有神,身上有一股文化工作者的从容。
“这位是我们文汇报的总编张居然先生。”
赵雯雯开始向陈昭介绍,对方也朝陈昭点了点头。
“陈昭,欢迎你来到京都文汇报。”
“张老先生,你好!”
陈昭朝着对方微微一笑,随后与对方热情地握手。
文汇报在国内总共设有五个分报点,分别有五个总编管理,其中京都文汇报就是五个分报点的总部。
京都文汇报的总编负责文汇报在国内的所有销售出版任务。
也就是说,眼前这位总编张居然是目前文汇报权力最大的总负责人。
“陈昭,三天前,你的《牧马人》和卢心华的《伤痕》,我们分别印刷了三万册,在京都进行试售。”
“你猜猜销量如何!”
提起《牧马人》和《伤痕》,张居然脸上立马露出一抹笑容,开口问着陈昭。
“这还真不好猜!”
而陈昭脸上只能谦虚地笑了笑,表示自己猜不到。
喜欢故弄玄虚是文汇报的企业氛围?还是说是张居然和赵雯雯两人的个人小爱好。
陈昭不知道,也不清楚。
“哈哈,三万份的《伤痕》足足卖出去了两万五千份,我们报社这边收到的反馈,也有接近八千多封。
大家都对《伤痕》的评价很高。”
张居然道。
“两万五千份,八千多封反馈信,《伤痕》的数据竟然卖得这么好,完了完了!”
听完张居然的话,钱书安脸上慌张的表情比陈昭还要严重。
在他的心里,可是一直都希望《牧马人》获得最后的第一。
但是,看见如今《伤痕》卖出来的数据,钱书安顿感希望渺茫。
但是,陈昭的脸色却极其平静,甚至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卢心华的《伤痕》那可是开创了一个文学流派的经典之作,被称作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当年在报纸上火得可是一塌糊涂,很多地方的报纸甚至卖到售空。
无数的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各大报刊也纷纷转载评论,掀起了一大波的伤痕风潮,也影响着后面的创作者。
《伤痕》这篇文章即使放在二十一世纪,也是一篇自带流量和话题的短篇小说。
《伤痕》能够卖出这么好的成绩,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