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两摞厚厚的调研资料堆在长桌中央,数据报表和访谈记录散落在四周。
在周欢的统筹下,历时一周的数据收集工作终于完成,但随着数据分析的展开,一场新的争论正在酝酿。
孟顺将一叠图表放在桌子上,激光笔在投影幕布上划出了一个红色的箭头:“大家看这组数据,城市失业率同比上升1。2%,住房空置率却高达15%,这说明什么?说明就业和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稳定的关键因素!
我们的分析必须聚焦这两个核心。”
他的黑框眼镜反着光,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于吉涛双手抱胸,黝黑的脸上满是不以为然:“孟组长,农村的数据更触目惊心。
留守儿童的失学率超过3%,乡镇卫生院日均接诊量不足城市医院的十分之一!
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村的发展就是空谈。”
他翻开调研报告,指着某页密密麻麻的走访记录:“昨天还有村民给我打电话,说孩子发烧要走五公里山路去看病,这种情况难道不该优先关注?”
年轻科员们你一言我一语,会议室里的争论声越来越大。
有人支持孟顺的观点,认为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有人赞同于吉涛,强调农村民生短板的紧迫性。
双方各执一词,气氛逐渐变得剑拔弩张。
周欢一直安静地听着,手中的签字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等争论声稍歇,他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将城市和农村的数据图表并排展示:“大家先冷静一下。
孟组长和于组长说的都有道理,但我们不能割裂来看。”
他用红笔在图表间划出连线:“比如这个数据,过去五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了58万人,这直接导致城市就业竞争加剧,同时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凸显。”
孟顺皱着眉头思索,于吉涛也不自觉地凑近查看数据。
周欢继续说道:“再看教育资源分配。
城市学校师资过剩,但农村教师流失严重。
如果我们能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既能缓解城市教师编制冗余问题,又能改善农村教育质量,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联动解决方案。”
“可资源有限,总得分出个轻重缓急吧?”
孟顺还是有些疑虑。
周欢点了点头:“确实需要分清主次,但不是非此即彼。
我的建议是建立一个三维分析框架:第一维度是问题的紧迫性,第二维度是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第三维度是政策的联动效应。”
他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画着详细的分析模型:“比如农村的医疗问题,虽然解决难度大,但通过远程诊疗技术和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可行性正在提高;而城市住房问题,可以结合户籍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实现就业与住房的联动解决。”
于吉涛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周主任的框架确实更全面。
但具体到数据分析,该怎么操作?”
“我们可以分组进行专题分析。”
周欢迅速做出安排:“孟组长带一组,重点研究城市就业与住房的关联;于组长负责农村教育医疗板块。
三天后汇总成果,我来做统筹整合。
在分析过程中,大家注意挖掘城乡之间的内在联系,多考虑政策的协同效应。”
孟顺和于吉涛对视一眼,同时点头。
孟顺推了推眼镜,兴奋的说道:“这个办法好,既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又能保证分析的全面性。”
于吉涛也笑了:“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