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止戈立规·洛水惊变
终南山的晨钟撞碎薄雾时,演武场上的三千弟子已列成整齐的五行方阵。文逸辰站在点将台上,望着台下青衫翻飞,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在街角饿晕的自己——那时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以“止戈盟”门主之姿,为江湖立下新的规矩。
“今日立规,非为约束,而为护心。”他的声音通过诸葛明改良的“传音竹蜻蜓”传遍山间,武安君剑鞘在阳光下折射出五色流光,“第一规:凡欺凌弱小者,虽强必诛!”
话音未落,东侧队列中突然骚动。一名满脸刀疤的汉子越众而出,腰间挂着血煞盟的骷髅令牌:“老子当年杀过人,难道也要被诛?”他抽出朴刀,刀刃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
文逸辰纵身跃下,剑鞘轻挥便将刀刃震飞:“你可知,血煞盟为何能横行三年?因江湖人各扫门前雪。”他指着汉子胸前的“武”字纹章,“今日你能站在此处,是因天下派弟子用命从血煞盟手中救回你妻女。若再恃强凌弱,休怪我不念救命之恩。”
汉子羞愧地低下头,退入队列时,文逸辰瞥见他袖口露出的齿痕——那是为保护女儿与恶犬搏斗留下的。他心中一叹,知道真正的止戈,不是消灭武力,而是引导武力向善。
立规仪式进行到正午,五行鼎前突然传来惊呼。一名小弟子触碰鼎身时,竟被弹出三尺外,胸前“止戈”纹章发出红光——那是心怀邪念的警示。诸葛明摇头叹息:“此子竟藏着慕容家的‘斗转星移’心法残页。”
“按规处理。”文逸辰接过残页,发现上面用朱砂写着“阴符现世,天下大乱”,“将残页存入藏书阁,让他每日在演武场抄写《止戈经》,直至纹章红光消退。”
仪式结束时,夕阳已将“止戈”大旗染成金红。文逸辰正要退席,一名暗桩弟子突然冲破警戒线,浑身浴血地呈上密信:“门主,洛水方向发现血煞盟余孽,他们……他们在用活人炼制血蝉蛊!”
密信飘落的瞬间,叶清歌的离火令突然发烫,在地面灼出“洛水龙王庙”字样。文逸辰捡起密信,看见信末染血的朱砂痣——那是南宫府丫鬟的标记。
“通知武当、崆峒弟子随我前往洛水,”他转身望向诸葛明,“你留守终南山,启动‘民心鉴’防御系统,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可是门主,”诸葛明递来一个青铜匣子,“根据机关鸟传回的影像,新帝的御林军已向终南山移动,恐怕……”
“怕什么?”铁拐师太拄着铁拐走来,身后跟着十位师父中的五位,“老婆子们隐世三年,正手痒得很。逸辰你只管去救人,老骨头们还能护得住这山头。”
文逸辰动容,向师父们深深一揖。当他翻身上马时,看见演武场角落的少年们正在练习诸葛家的机关术,其中一人抱着他送的《鲁班经》,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这便是他要守护的江湖。
子时三刻,洛水之畔笼罩在诡谲的薄雾中。文逸辰等人伏在芦苇丛中,望着河面漂来的孔明灯群——每盏灯上的“阴符”图腾都在月光下扭曲,宛如无数张惨叫的人脸。
“这些灯用孕妇骸骨炼制,”叶清歌的峨眉刺渗出毒液,“当年血煞盟用此术屠我崆峒分舵,三百七十二人无一生还。”
文逸辰按住她颤抖的手,少林“易筋经”内力通过掌心传入:“今日便是血煞盟的忌日。”他转头望向武当弟子,“清虚子道长,烦请用《水云曲》扰乱蛊虫听觉。”
道长抚琴而起,琴弦震颤间,水面的孔明灯果然出现片刻紊乱。文逸辰抓住时机,施展“梯云纵”跃上最近的灯船,剑鞘横扫间击碎三盏主灯。绿色毒烟腾起的瞬间,他看见灯船底部刻着“李”字——正是太尉李崇古的私产。
“果然是金銮殿的老贼!”叶清歌挥剑点燃芦苇,借火势阻挡灯群,“门主,你瞧这些灯的排列,竟是‘北斗七杀阵’!”
文逸辰定睛望去,孔明灯群果然组成北斗形状,第七盏灯(摇光星)上立着一名黑衣人,手中提着南宫府丫鬟的头颅——那张熟悉的脸上,耳后朱砂痣已变成血红色的蝉形。
“文逸辰,来取你的新娘啊!”黑衣人摘下面具,竟是消失的御林军统领,“可惜她已成血蝉宿主,马上要去阴曹地府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