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剑破苍穹什么歌 > 二十五章 辩中辩一(第3页)

二十五章 辩中辩一(第3页)

《瑰丽阁语》乃是身在青楼,被世人离弃,却志在报国的奇女子谢红烟。

《下马携衣》是捍卫自己尊严,舍弃千两黄金的威远将军杜仲武。

《小亭闲赋》的作者却是乞食千里,进京赶考的前大衍王朝的状元郎黎远途。

《汜水闲舟论》的作者是功盖千秋的一代名相韩庐。

最后一本《单语碑》的作者,乃是我苦竹岭的前辈先人,齐屏山。”

魏鸣宫一番话说完,眼光缓缓看了一眼全场。

“说到这里,各位应该已经知道这位方先生想通过这九本书,传递给我一个什么样的信息。”

他不等有人回复,继续道:“他是想告诉我,虽身在寒门,穿着草鞋,一件衣服洗的发白,但不可放弃求学苦读。虽被世人所弃,但志向不可更改。他日纵身无分文,也可学那乞食千里,进京赶考的黎远途,切不可为了现在的一两金,舍弃自己的本真。希望我将来可成为韩庐一样的有功于社稷的好官。最后他告诉我……”

他说到这里,转身定定的看着方展,缓缓道:“齐屏山就出自苦主岭。”

方展平静的脸,终于笑了笑。

周继元一双眼睛里绽出异样光辉,看着方展。

李玄衣、尚可、林眸清三人都在怔怔的看着方展。

马果儿左看看,右看看,无缘无故的一笑。

场上躁动起来。

有人在频频点头。

有人在交头接耳,有人惊叹出声,有人满脸不信。

周继元在说话。

“我的看法和你有所偏差,不过一样,无懈可击。”

场上瞬间安静。

魏鸣宫深深看了他一眼:“请讲!”

周继元对着方展恭恭敬敬的深施一礼,然后转身。

“你出身寒门,志在千里,所以,你想的,都是跟一些名人经历有关。因此,你想到了这些。我不一样,我读书喜好看一些趣闻杂事”

他转身面对全场,朗声道:“前者同样,顺序很重要!”

然后他突然问道:“各位可知古井镇的古井从何而来?”

场外立时有看热闹的百姓喊道:“那是三大家族的先辈们辛苦挖井得来。”

周继元微微一笑,道:“说的好!”

然后朗声道:“《淮水居赋》中载“君山县久旱无水,穷四人,年半载,挖井一口。得养千人。功高也!我三家先辈,挖井三口,养多少人?”

他定定看了一眼全场,又道:“《垄上陌》有一段“泥荒村本无良田,荆棘遍野。有李、范、田三族先辈,开荒修路,引水成渠,化废为宝。过往逃荒百姓纷纷驻留,得以成村,名“泥荒”。我再问一句,古井镇又从何而来?”

这句话问出口,今日来访者或缓缓摇头,或低首,无人回复。

场外百姓喊道:“古井镇是因为有了三大家族在唤儿江干涸时,挖井三口,后来百姓慢慢聚在此地,久而久之,变成了今天的古井镇。”

周继元不改一向傲娇的本性,冷冷的道:“知道就好!”

“《毡帽里子》中记载了前江台王朝富商吴循如何历尽千辛万苦开通陆上货运。《老福子》记录了作者先辈如何排除万难开通漕运。《瑰丽阁语》记载了谢红烟赎身离开青楼后,创立研制冰丝,畅销全国。我再问一句,我三家先辈,挖了井,引来各地流民,逐渐成了今天的古井镇。又辛苦开创自己的商业布局。有多少人得以养家糊口,有多少人得以安身立命,有多少人在此中飞黄腾达。不求有人感激涕零,但总不至于听风是雨,咄咄逼人吧。”

周继元冷眼纵顾全场。

又道:“《下马携衣》有载一段令人气得喷血的典故,威远将军杜仲武曾信马由缰观看一本《黄沙记》,西举国向来与沙皇不睦。此事被他的直属部下季净之看到,偷偷呈报上去,又一番添油加醋,说杜仲武每每观之,心生向往,每每看之,面带微笑。西举国主盛怒之下,欲杀了杜仲武,幸而被群臣冒死进谏,得以罢官保命,也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下马携衣》。可是没了杜仲武,过了不久,西举国就被高唐轻松攻城破关,吞并合一了。然而《黄沙记》里面所记的,只不过是沙漠里的风土人情罢了。一本《黄沙记》再加几句添油加醋的恶毒话语,毁了杜仲武,间接也加快了西举国的覆灭。各位!你们说可不可笑!”

“《小亭闲赋》有记“辉山有亭,传立柱乃金,亭瓦乃银,人众过万,各怀叵测,逢人言,亭乃鬼亭,阴气损国脉,必往拆之,欣然而往。哈哈!我三家立柱乃木,瓦为琉璃,拆了就不值钱了。”

“《汜水闲周论》最后一篇所记“外敌来犯,全力退之。”《单语碑》所载,“昔年遇飓风,碑身晃动,择近百姓,全力护碑,八字金言,摇而不倒!”

“我是周继元,今日要护我三族的三丈碑,不服来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